一个千古良方,可健脾祛湿,帮你“拨云见日”除水湿,无湿一身轻

一个千古良方,可健脾祛湿,帮你“拨云见日”除水湿,无湿一身轻

文章图片

一个千古良方,可健脾祛湿,帮你“拨云见日”除水湿,无湿一身轻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水 , 适当饮水不仅能缓解便秘、强化肌肉、美容养颜 , 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动脉硬化以及结石等多种病症 , 但若是体内的水分过多 , 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 比如形成中医常说的水湿病邪 。
水湿病邪 , 我们俗称“湿气” , 不要小看“湿气”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 因为湿气最终泛滥于肌肤体表 , 这不仅会阻滞血液运行 , 也会导致阳气受阻 , 因此 , 不少水湿的人都有全身困重、神疲乏力、腹泻腹痛等症状表现 ,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湿气重” 。

那么 , 我们体内的湿气 , 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除了日常饮水、食物摄入外 , 还与自身脾胃有关 。 脾主运化 , 能够运化水液 , 让气血津液去它该去的地方 , 但如果脾胃虚弱 , 那么运化功能自然就会出现异常 , 水气难以输送 , 就容易诱发水湿内停病症 , 而在《黄帝内经》中也说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 所以 , 想要祛湿 , 根本还是在于健脾 。
在这一方面 , 东汉名医张仲景的“苓桂术甘汤” , 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 苓桂术甘汤是张仲景收录《金匮要略》中的一个经典方剂 , 整个方剂主要由4味中药配伍而成 , 分别是桂枝(原方剂量是三两 , 现代一般用9g)、茯苓(原方剂量为四两 , 现代一般用12g)、白术(原方剂量为二两 , 现代一般用6g)以及甘草(原方剂量为二两 , 现代一般用6g) 。
那么 , 苓桂术甘汤究竟有什么奇妙的作用呢?一般来说 , 苓桂术甘汤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水的效果 , 此方药性偏温 , 尤其适合寒湿体质的人服用 , 如果你的舌体胖大 , 并且舌边带有齿痕、舌苔厚腻 , 还经常困倦 , 那么就可以服用此方 。

方剂中的桂枝其实是张仲景最常用的中药材之一 , 它具有强心阳的效果 , 当体内的心阳强壮后 , 就能够促进水寒湿气的消散 , 可以将藏匿在脏腑内的湿邪 , 经由体表宣泄出来 。 白术是燥湿的常用药 , 这味药材药性上行 , 走入中焦脾胃 , 所以 , 它也是医家眼中的生化脾土要药 。
在我们体内用以水液疏通的“管道”就是膀胱和三焦 , 而茯苓具有通利水湿的效果 , 中医在治疗方式上 , 很多时候都是相先调理体内的水湿运行 , 而“管道”通畅了 , 病症才能得到缓解 , 并且茯苓药性下走 , 可以很好地将体内的水湿蓄积在膀胱部位 , 然后顺着小便一起从体内祛除 。
据现代临床研究发现 , 茯苓还可用于治疗脱发病症 , 有些时候人们之所以脱发 , 就是因脾虚不化 , 湿气生成 , 上攻于头面所造成的 , 因此 , 将水湿化解 , 往往也有助于毛发根部的稳固 。

另外 , 中医还讲究扶正祛邪 , 因此 , 中药里的“国老”就派上了用场 , 利用炙甘草坐镇中焦 , 调和其他三味药材的药性 , 共同发挥功效 。 作为方剂里出场率最高的中药 , 其实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坐镇中焦和调和药性 , 甘草还有很多奇妙的作用 , 不过在苓桂术甘汤中 , 甘草只需要发挥这两方面的作用 , 就已经可以了 。
湿为阴邪 , 重着黏滞 , 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体外 , 对人体的阳气有很大的耗损 , 而苓桂术甘汤恰好就是湿气的“克星” 。 总体来说 , 苓桂术甘汤虽然只有简单的四味药材 , 但却阵法分明 , 祛邪扶正两不误 , 能够很好地让你无“湿”一身轻 。
【一个千古良方,可健脾祛湿,帮你“拨云见日”除水湿,无湿一身轻】【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 。 作者周浅 ,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