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长期吃酸菜对健康是好是坏?会不会致癌?牢记3点降低危害

肝功能|长期吃酸菜对健康是好是坏?会不会致癌?牢记3点降低危害

文章图片

肝功能|长期吃酸菜对健康是好是坏?会不会致癌?牢记3点降低危害

文章图片

肝功能|长期吃酸菜对健康是好是坏?会不会致癌?牢记3点降低危害

文章图片


“紧噎慢噎 , 三个半月”

“十个癌九个埋 , 还有一个不是癌”
......
这两句顺口溜 , 对于河南林县(今林州市)的人 , 应该不陌生 , 说的就是食管癌 , 河南林县是中国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 ,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 林县几乎每村都有癌症患者 , 家族聚集的情况和非常常见 , 甚至祖孙三代都有人患癌 。

林县人民被食管癌折腾得苦不堪言 , 食管癌异常高发的情况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 4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士新(1997年当选)领命开始寻找林县食管癌的真相 。
一、院士坚守15年 , 在酸菜中找到林县食管癌高发的帮凶
当时的新中国对于“肿瘤”这个难题 , 防治工作一片空白 。 1971年 , 陆士新接到了下放农村的任务 , 为了解开林县食管癌高发的谜团 , 陆士新带领队员在近乎原始的条件下起步了 。
陆士新将村村户户共494个井逐一编号 , 提取水样 , 还收集了几百人的唾液、胃液、尿液以及各种粮食、酸菜等样品进行检测 。 终于 , 在酸菜和人的胃液中找到了亚硝胺——一种能引起人和动物食管癌病变的物质 。

 当时林县居民非常喜欢吃酸菜 , 因为太缺新鲜蔬菜了 , 腌制好酸菜之后 , 可以从七八月吃到第二年收麦子的时候 , 当时林县有生产队记录 , 1963年 , 一个人数只有一两千人的村子 , 在一个冬天的时间里吃掉了15吨酸菜 。
而研究证明 , 酸菜中富含亚硝酸盐 , 亚硝酸盐进入胃部后 , 可转化成强致癌性的亚硝胺 。 这次研究 , 也首次在国际上证明亚硝胺是食管癌的主要化学病因 。 15年的时间里 , 陆士新院士坚守在林县食管癌高发现场 , 进行大量的研究 , 并且制定了5项防癌措施 , 经过几十年的推广 , 林县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下降了一半之多!
但林县居民食管癌高发 , 仅仅是因为喜好酸菜?
与其说是酸菜致癌 , 倒不如说是饮食不均衡 , 林县居民家家户户平时的饮食习惯是食用酸菜 , 是因为长期缺乏新鲜蔬菜水果 , 其实食物中的亚硝酸盐 , 是可以通过新鲜蔬菜帮助清除的 。 新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类黄酮、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 , 可以抵消食物中的亚硝酸盐 , 并阻断亚硝胺合成 。
国家癌症中心就曾对林县8千多名男性吸烟人群进行了30年营养干预 , 发现每周吃水果 , 降低了食管癌死亡率一半的风险 。
二、问题来了 , 吃酸菜会不会导致癌症?
首先大家先搞清楚 , 酸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如何产生的?
蔬菜在采摘后 , 本身就会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 但硝酸盐本身并无毒性 , 只是经过一系列还原反应 , 才会变成亚硝酸盐 。 酸菜在发酵初期 , 在硝酸盐还原酶作用下 , 大量硝酸盐被转化 , 此时亚硝酸盐的含量就会急剧增加 。 在亚硝酸盐“峰值”期时 , 含量可达到100毫克/千克以上甚至更高 。

 如此看来 , 酸菜食用后的致癌风险非常高了!
且慢 , 在蔬菜腌制过程中 , 亚硝酸盐的含量是有趋势变化的 。 据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浩介绍 , 发酵过程中 , 亚硝酸盐含量会呈现出一个从波峰到波谷的过程 。 随着发酵过程中氧气减少、乳酸菌的生长 , 会使相当一部分亚硝酸盐被降解 , 也同时削弱了其他菌株还原硝酸盐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