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食物中的“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高血压|食物中的“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文章图片

高血压|食物中的“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文章图片


味 ,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味道 , 也就是分布在舌头上的味蕾对食物的感觉 。 一般来讲主要有五种感觉即酸、苦、甘、辛、咸 , 所以称之为“五味” 。 事实上 , 有些食物没有丝毫味道 , 比如说白开水 , 就没有特殊的味道 。 对于没有特殊味道的食物 , 中医称之为淡味 , 由于其味道不显 , 因而中医常把这种淡味并附于甘味 。 还有些食物具有涩味 , 如芡实、莲子等 , 多少总有些涩嘴的感觉 。 由于涩与酸常并存而类似 , 所以中医又把涩味并附于酸味之中 。 因此 , 中医学里通常都说“五味” 。
【高血压|食物中的“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食物所具有的这种五味特性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我们不妨举个例子 。 如果你走进正在炒菜的厨房 , 一股炒辣椒的气味迎面扑来你很可能连打几个喷嚏而跑了出来 , 这就说明辛味具有开通、发散的作用 。 有人吃了太辣的辣椒时 , 头发中就会有汗珠冒出来 , 甚至汗流满面 。 这也是辛能发汗、宣散的缘故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会利用辛味的发散、宣通、发汗的作用 , 比如说平时受了点风寒 , 鼻塞流涕 , 头痛恶寒 , 这时熬上一碗生姜汤 , 乘热喝下 , 再盖上被子出一身汗 , 人就会感觉舒服多了风寒外邪也随汗而解 , 感冒发烧不药而愈了 。 这就是利用了生姜气温味辛的自然特性来发散风寒 , 治疗感冒的道理 。
在民间 , 很多老百姓都知道大脖子病 , 现代医学叫甲状腺肿大 , 中医学称之为瘿瘤 。 凡患有这种病的有经验的老人都要吃些海带、紫菜之类味咸的食物 。 为什么呢?过去缺少检测手段 , 不懂得缺碘之类的问题 , 但经验告诉人们吃些咸的食物可以使大脖子病好转甚至痊愈 。 中医通过不断实践总结 , 得出了咸可以软坚散结的结论 。 所以 , 凡是患有瘿瘤瘰疬、肿块硬结 , 包括癌症之类病的患者 , 就会选择味咸的食物或中药 , 如海藻、昆布、海蜇、牡蛎肉等来调理治疗 。

在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 , 绝大多数都是甘味的 , 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人都爱吃甘甜之物 , 不太喜欢多吃苦的、辣的、咸的或酸涩的食品 。 更重要的是 , 味甘食物具有补益强壮的功效吃了甘的东西身体就能强壮吃了甘的食物 , 可以调养虚弱的体质 , 所以总结出甘味具有补益作用 。
通过几千年的生活实践 , 我们的祖先终于总结出了食物的五味各具有不同的功效:
辛味能宣散 , 能行气 , 通血脉 , 对感受风寒的人 , 或受凉后胃胀腹胀 , 气滞不畅的人最为有益 。 近代研究认为辛味可以促进胃肠蠕动 , 增强消化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有祛散风寒疏通经络的功能 。 例如外感风寒感冒者 , 可以多吃些辛辣味的生姜、葱白、紫苏叶等食物来宣散外寒 。 对寒凝气滞的胃痛、腹胀、女子痛经者 , 宜吃些茴香、砂仁、荜拨、桂皮等辛辣之物 , 以行气散寒止痛 。 风寒湿痹(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 则可饮用辛辣的白酒或药酒 , 借以辛散风寒 , 温通血脉 , 祛湿通络 。

甘味有补益强壮作用 , 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五脏虚羸者 , 皆可常吃昧甘之物 。 同时 , 甘又有和缓、舒缓的作用 , 可以缓和拘急疼痛 , 消除肌肉紧张痉挛 。 但若过吃甘甜食物则易发胖 , 是很多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症的诱因 。 因此患有这类疾病以及糖尿病者就不太适合多吃甘味食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