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英雄”周健:用命换来第一支癌症疫苗,不要忘了这位中国人

|“无名英雄”周健:用命换来第一支癌症疫苗,不要忘了这位中国人

文章图片

|“无名英雄”周健:用命换来第一支癌症疫苗,不要忘了这位中国人

文章图片

|“无名英雄”周健:用命换来第一支癌症疫苗,不要忘了这位中国人

文章图片


最早打宫颈癌疫苗的人 , 现在都怎么样的?
去年11月柳叶刀的一篇研究真实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
伦敦国王学院和英格兰卫生部门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2006年到2019年20岁到64岁女性的数据 ,
分析发现16~18岁接种的女性 , 疫苗预防宫颈癌的有效率为34%、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率为39%;而12~13岁时接种的女性 , 这两种疾病的预防率分别达到了87%、97% 。 总的来看 , HPV疫苗接种几乎消除了英国1995年9月1日以后出生女性的宫颈癌 。

?宫颈癌疫苗的效果在英国是肉眼可见的好 , 反观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 , 宫颈癌疫苗一针难求 , 要知道世界上第一支宫颈癌疫苗的研发者之一正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中国本来是有机会在宫颈癌疫苗问世后第一时间用到的!
一、用生命换来世界上第一个癌症疫苗 , 不要忘记这位“中国英雄”
癌症疫苗是指利用肿瘤抗原 , 通过主动免疫方式诱导身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效应 , 激发身体自身的免疫保护机制 , 以此来达到治疗、预防肿瘤复发的目的 , 属于主动免疫治疗范畴 。
临床上根据肿瘤疫苗的用途不同 , 可将其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种 , 通过名字不难看出 , 前者是通过注射疫苗减少、消除肿瘤发生率;后者则是用于肿瘤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

?HPV疫苗就属于预防性疫苗 , 它的出现造福了无数女性 , 却也让研发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1、33岁 , 立志攻克宫颈癌疫苗
1980年德国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的海拉德·豪森教授研究证实几乎所有的子宫颈癌都是由于HPV的持续性感染引起的 。 周健觉得 , 既然已经确定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癌症 , 那应该就可以通过发明疫苗来进行预防 。 于是他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 潜心研究宫颈癌疫苗 。
2、击败两千多科学家 , 率先突破难点
在研究中 , 周健认识了事业上的好伙伴昆士兰大学免疫和代谢研究所的伊恩·弗雷泽教授 , 二人经常一起交流心得 , 验证新的想法 。 当时 , 在世界范围内共有2000多名科学家在研究HPV和宫颈癌 , 他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在体外培养HPV病毒 。 因为HPV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生存 , 一旦被抽取就会死亡 。 无法获得病毒就意味着无法获得基因组 , 自然也无法研究疫苗 。

?(图源环球网)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 周健在某日和夫人散步时突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病毒外壳L1、L2表达都很好 , 将两个蛋白都加到试管里 , 看看是否能合成病毒颗粒?”最终 , 在周健的指导下 , 他的妻子亲手在实验室将它们合成 , 他们成功突破了HPV疫苗研制路上的难点 。
3、胜利就在眼前 , 却积劳成疾肝病离世
研究有了突破后 , 周健依旧没有停下脚步 , 多年时间里他一直致力于世界各地的宫颈癌疫苗的临床试验 , 包括在中国推动临床试验 。 因为到处奔波 , 周建不止一次对妻子说“很累” , 在疲惫不堪的情况下 , 他依然坚持回国查看国内的临床试验 。
眼看着胜利就在眼前 , 周健却由于积劳成疾 , 在1999年3月因病不幸离世 , 年仅42岁 。
在周健离世的6年后 , 宫颈癌疫苗临床试验成功 , 2006年率先在澳大利亚上市 。 2016年 , 宫颈癌疫苗进入我国 。 在世界范围内共有130多个国家在使用周健参与发明的宫颈癌疫苗 , 约有上亿人次接种 , 疫苗惠及了诸多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