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总觉得门没有上锁,窗没有关好,其实是一种“病”

老话常说人无完人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犯下一些小的差错 。 其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错误就是 , 出门之后忘记关窗户锁门 , 或是关闭燃气阀门等 。
心理学:总觉得门没有上锁,窗没有关好,其实是一种“病”
文章图片
有不少人出门很长一段时间后 , 仍然会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 甚至不惜折返回家里检查一遍 。
有人猜测这是因为我们的记性比较差 , 然而心理学家却说这是一种比较病态的行为表现 , 在心理学上称为强迫症 。 强迫行为在生活中时常发生 , 主要表现为重复进行无意义的行为 , 加剧内心的焦虑与内耗 。
心理学:总觉得门没有上锁,窗没有关好,其实是一种“病”
文章图片
总是想要回家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 就是一种重复性的无意义行为 。 强迫症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术语 , 简称为OCD , 是焦虑障碍的一种表现 。 患上这类精神障碍疾病 , 患者常常会出现强迫与反强迫共存的状态 。
这时他们总是觉得内心矛盾 , 明知道做一件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 却还是想要忍不住去参与 。 近几年随着生活压力加大 ,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强迫症 。
这些患者中有1%或2%的人会患上终身强迫症 , 并且大部分强迫症患者都会在25岁之前发病 。
心理学:总觉得门没有上锁,窗没有关好,其实是一种“病”
文章图片
出现下面几个特征 , 就证明你很有可能已经患上了这种疾病 。
1、没有受到任何现实刺激的情况下 , 主观上认为某件事情不得不做 。
2、进行重复行为时 , 内心觉得十分矛盾 。
3、做出重复性动作并不是为了确保某件事情正常运行 , 只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 。
4、想要做某事的想法和冲动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 并让人感受到源源不断的负面情绪 。
强迫症根据表现不同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 首先是积累焦虑的阶段 , 随后是闯入性想法阶段与强化阶段 。 当我们因为某件事情感到担忧时 , 就会出现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 , 这些负面情绪会催化强迫症 。
心理学:总觉得门没有上锁,窗没有关好,其实是一种“病”
文章图片
当焦虑到达某个临界值时 , 我们就会开始产生想要做某件事的冲动 , 并希望完成这件事情后 , 内心的焦虑也随着消失 。 这些焦虑是毫无意义的 , 但只要不立刻做某件事情缓解 , 患者就会体验到更深层次的焦虑 , 甚至影响到他正常的生活 。
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有独特的诱因 , 当一个人经常怀疑自己是否将门锁好时 , 他一定曾经因为没有锁好门遇到过麻烦 。
即使当时事情已经解决 , 这种焦虑感却没能顺利消失 。 这时我们常常会感到困惑 , 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心情低落 。
很快我们就进入到强迫症的第2个阶段 , 也就是闯入性想法阶段 。
心理学:总觉得门没有上锁,窗没有关好,其实是一种“病”
文章图片
上文中已经提到 , 我们的焦虑产生于一件已经被解决的事情 , 大脑为了让这种焦虑情绪变得合理 , 就会将它与生活中的一个随机事件建立起联系 。
在自我防御机制的作用下 , 我们会将当下看到的某一件事情与焦虑相连接 。 比如看到门就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没有锁好门 , 看到狗狗就担心自己会被狗咬伤 。 这种无意义的行为重复一段时间后 , 我们的大脑就会再次开始怀疑 。
此时你会发现内心中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想法 , 他们在不断辩论我们是否需要继续交流下去 。
在这种焦虑进行的过程中 , 我们会进入到强迫症的第3个阶段 , 也就是强化阶段 。 大脑可以快速记住不久前发生的事情 。
心理学:总觉得门没有上锁,窗没有关好,其实是一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