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从“去医院锻炼”到“不能总去医院锻炼” 专家热议体医融合新变化

近视|从“去医院锻炼”到“不能总去医院锻炼” 专家热议体医融合新变化

江苏淮安体医融合进社区 , 大学生志愿者向居民介绍健康运动知识 。 视觉中国供图
“我个人80多年的经历 , 深刻体会到体育锻炼使我长期精力充沛 , 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 运动不仅是一个‘爱好’ , 更是一种‘需要’ , 我本人是把运动看成与吃饭、睡觉一样 , 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生活要素 。 ”近日举办的首届中国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上 ,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 , 要把运动从“爱好”升级到“需要” , 尤其从青少年做起 , 提升对运动的重视 。
转变正在发生 。 钟南山表示 , 当我国医疗事业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化 , 医学多个领域都在开展运动研究 , “比如呼吸康复、糖尿病患者运动康复、脊柱关节炎患者运动康复 。 或是新冠疫情期间 , 方舱医院患者运动康复等 , 都取得了很多成果 。 ”
体育在恢复、维护和增强健康过程中的作用逐步被正视 , 离不开现实原因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解释 , 随着生活方式变化 , 物资更加丰富、人们体力活动不及以往 , 容易出现“摄入过多而能量消耗不掉”的情况 , “叫作‘代谢综合征’ , 以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高血糖和睡眠呼吸暂停等为特点的疾病 , 而对于这些疾病 , 运动是最积极、主动的预防手段” 。
但科学的运动并非“简单地做些运动就可以” , 王辰表示 , 要搞清楚如何运动、什么情况下运动、做什么样的运动、做多大强度的运动、持续多长时间的运动、什么人适合什么样的运动等问题 , 这些问题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 因此 , “需要体医双方联合 , 把健康运动作为一门学科来共同研究 , 并且搭建合作平台” 。 在钟南山看来 , 体医融合实行的效果需要试点 , 要拿出一个投入、产出比的卫生经济学数据 , 让更多人支持体医融合 。
“体医融合能解决体育和医疗双方无法解决的3个核心问题: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 ”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主任委员、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郭建军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 , “不只是普通健康人需要运动 , 慢性病的患者 , 老年人、残疾人 , 更迫切需要个性化的科学运动指导 。 ”
统计显示 , 我国约有3.3亿心血管病患者、1.14亿糖尿病患者 , 以及将近7000万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等慢病人群 , 为了让这个群体获得更有针对性、更安全的运动 , 并从实践中总结健康运动指导的理论成果 。 早在10多年前 , 郭建军就尝试与各级医疗单位展开合作 , 从中了解医生对体育手段的需求、体育专业人士如何与医生“合作”等现实问题 , “医学教育体系缺乏足够的运动健康内容 , 相关医务人员无法做出整体的训练方案满足大众需求 , 而体育领域的相关从业者 , 对各种病理、用药状态下的运动不够了解 , 无法评价、监测 。 ”
2014年 , 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的宋建军成为一名运动治疗师 ,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以下简称“广安门医院”)老门诊4楼的会议室内 , 他带领一群50-70岁、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心肺综合康复 。 他发现 , 一开始 , 有些患者“害怕”运动 , 但有医生在旁边监控 , 且康复效果显著 , 慢慢地 , 大家逐渐适应了“在医院锻炼”的氛围 。
该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李光熙曾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 , 这个康复项目主要针对心脏病、肺病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病人 , 筛查后由医生进行运动量评估 , 体育类专业人士指导锻炼 , 运动过程中 , 医护人员会用运动心肺测试仪随时观察患者心脏和肺部的情况 。 从当年和郭建军“一拍即合”探索至今 , 专业运动队中为运动员服务的医疗团队理念已经“移植”到广安门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