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解字:长

“长” , 目前有两种读音、三个古字象形 。 两种读音 , 一是读“常”音 , 另一是读“掌”音 。 三个古字象形 , 一是“镸”(读“常”音)的古字象形为头发很长且拄着手杖的长者形象;
《千字文》解字:长
文章图片

二是“長”(见图二、读“掌”音)的古字象形为植物节节升高、茁壮生长的情形;
《千字文》解字:长
文章图片

三是“仧”(见图三、读“掌”音)的古字象形为“上人”的形象 , 所谓“上人”是指受人尊敬的人 , 或氏族部落的首领及长辈等 。
《千字文》解字:长
文章图片

《千字文》所提到的“长”(读“常”音) , 是指长者的形象 。 远古时代 , 华夏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养成了剃须、不剃发的习惯 , 任由头发自然地脱落 。 因此 , 头发长不仅具有生理方面的意义 , 即头发随着时间的延续自然生长 , 意味着身体的健康和长寿;而且具有精神方面的意义 , 头发长标志着长者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 , 可以指导人们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 是氏族部落的宝贵财富 。 所以 , 后来“长”不仅引申出空间距离的概念和时间延长的概念 , 还引申出具备某种特长 , 或者具有某方面的优势及长处等意思 。
《千字文》中的“靡恃己长” , 寓意为不要炫耀自己的某种特长 , 更不可凭借自己所具有的优势 , 自傲自负 , 恃强凌弱 。
实践表明 , 自然是持续有序进化的 ,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新形势、新情况、新事物会络绎不绝地涌现 , 一切所谓的特长和优势都只能是相对的、短暂的、不稳定的 。 唯有谦虚谨慎 , 戒骄戒躁 , 博采众长 , 才能使自己始终根据发展的需要保持住精进的态势 。
所谓“博采众长” , 出自西汉刘向《说苑·君道》:“凡处尊位者 , 必以敬下顺德规谏 , 必开不讳之门 , 蹲节安静以藉之 , 谏者勿振以威 , 毋格其言 , 博采其辞 , 乃择可观 。 ”是指广泛采纳众人的建议 , 多方吸取各家的长处 。
与君共赏宋代岳飞的词《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 , 凭栏处 , 潇潇雨歇 。
抬望眼 , 仰天长啸 , 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 , 白了少年头 , 空悲切 。
靖康耻 , 犹未雪 。
臣子恨 , 何时灭 。
驾长车 , 踏破贺兰山缺 。
壮志饥餐胡虏肉 , 笑谈渴饮匈奴血 。
待从头 , 收拾旧山河 , 朝天阙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千字文》解字:长】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