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开展“五微”行动,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安徽黄山市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大力实施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 , 全面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 。 目前 , 安徽黄山市美丽乡村建设连续8年位居全省前列 , 黄山区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验收 , 5个区县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
黄山开展“五微”行动,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文章图片
实施“微改造”提升 , 让乡村留底蕴见提升 。 整体布局 , 出台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美丽乡村建设验收办法等政策 , 全域推进绿化美化、古建保护、农房改造、资源盘活等“微改造”项目1.3万余个 , 累计投入70余亿元 , 改造提升中心村580余个、自然村810余个 , 覆盖90%乡村 。 重点保护 , 把传统村落作为“微改造”重点 , 实施古村落生态修复、古建筑单体保护等项目200余个 , 抢救性保护濒危古建筑50余处 , 目前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国传统村落123个、占总数45% 。 细节做精 , 对村庄“金边银角地”、房前屋后闲置地等零星地块 , 以小菜园、小茶园、小花园、小游园、小药园等模式改造 , 培育美丽庭院、一米菜园、儿童乐园等2万余个 。
黄山开展“五微”行动,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文章图片
实施“微景区”培育 , 让乡村有颜值增价值 。 目前乡村旅游已覆盖70%以上村庄 , 年接待游客4420万人次、收入320余亿元 。 强化培育 , 结合景区村庄创建 , 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 , 给予创意指导、用地保障等20余项优惠政策 , 培育艺蔬临河、童趣虹光、进士洪坑等微景区150个 , 西递村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 提升环境 , 结合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线三边”整治等行动 , 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等21个部位为重点 , 实施积存垃圾清理、乱搭乱建规整等环境提升任务 , 完成村庄绿化7000余亩 。 优化服务 , 加快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 , 增设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500余处 , 打造皖浙1号、世界遗产等旅游风景道10条 , 呈灵潜旅游公路获评全国美丽乡村路 。
黄山开展“五微”行动,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文章图片
实施“微创意”运营 , 让乡村有活力蓄财力 。 2021年黄山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2.52亿元 , 3个区县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进入全省十强 。 创新运营体系 , 在区县依托区县国投公司组建运营“两山银行” 。 在乡镇通过注入财政资金、国有资产折价、联合各村资本、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 , 组建乡镇振兴公司 。 在村级整合集体自有经营性资产及自有资金 , 或引入社会资金入股 , 自主或合作成立强村公司 。 目前已成立各级运营公司397家 , 实现营收2386万元 。 优化运营机制 , 运营主体建立村庄开发管控、资源评估交易、项目承建实施等6大运营机制 , 对乡村资源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和清单管理 , 精准导入特色种植养殖、资产盘活等11类产业项目 , 目前已实施项目100余个 , 打造香榧、泉水鱼等特色基地5.5万亩 , 盘活利用农房3842幢 。 强化运营保障 , 依托107个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 规范引导乡村资源进场交易 , 目前年交易额超7亿元 。 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 , 鼓励金融机构支持运营主体 , 开发民宿贷等金融产品72款 , 完成授信21.96亿元、用信11.48亿元 。
黄山开展“五微”行动,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文章图片
实施“微循环”发展 , 让乡村生态化可持续 。 生活垃圾循环利用 。 以“村级清扫、乡镇收集、县(区)级运转、市级处理”模式统一收集全域乡村生活垃圾 , 依托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焚烧发电进行100%无害化处理 , 年均发电量7515万千瓦时 。 利用7处建筑垃圾处理调配厂 , 将农村建筑垃圾转化为生产路基垫层材料、再生骨料等 , 年利用率超79% 。 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 。 引进培育商品有机肥企业、畜禽粪污异地集中处理中心、沼气企业等主体30余家 , 通过沼气生产发电、有机肥生产等进行资源化利用 , 目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年产值超1亿元 , 畜禽粪污年综合利用率超98% 。 农药农膜循环利用 。 依托全域农药集中配送网络 , 通过农户收集、基层网点回收、配送主体转运、资质企业处置 , 构建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 , 带动农业节本率超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