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一味奇妙的中药,被誉为“神仙叶”,降三高、抗疲劳,还调节免疫( 二 )



对于桑叶的功效 ,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 , 再填新方向 , 认为桑叶研末用米饮冲服可以“止盗汗” , 而《神农本草经》指出 , 桑叶可以主“出汗” , 而朱丹溪却发现可以止汗 , 这个发现 , 可谓是千古慧眼 , 这充分说明桑叶对人体汗液有双向调节作用 。 随后李时珍对于桑叶的临床功效 , 有了一个新方向 , 那就是“劳热咳嗽 , 明目长发” , 他的这一记载 , 直接诞生了两个经典名方 , 一个是用来治疗眼花、脱发的桑麻丸 , 一个是用来治疗咳嗽的桑菊饮 。
通过这些历代医家对桑叶的深入研究 , 桑叶在中医药领域里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 然而 , 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陈士铎 , 他在《本草新编》中 , 更是大声疾呼 , “桑叶之功 , 更佳于桑皮” , 对于桑叶的作用 , 进行了再次拓展 , 首先认为桑叶最善“补骨中之髓 , 添肾中之精 , 止身中之汗”;其次认为桑叶能够“填脑明目 , 活血生津 , 种子安胎 , 调和血脉 , 通利关节” , 这些作用直接将桑叶的妙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阶层;再次 , 认为桑叶能够“止霍乱吐泻 , 除风湿寒痹 , 消水肿脚浮”;最后 , 更是说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 认为桑叶“老男人可以扶衰却老 , 老妇人可以还少生儿” 。
对于桑叶的用途 , 清代名医吴鞠通 , 更是有一种奇妙的论述 , 认为“桑得箕星之精” , 箕星是二十八宿之一 , 属于东方第七宿 , 箕星虽然属性为水 , 但是它却是处于“神龙摆尾”的位置 , 容易东方 , 而且一动就是旋风 , 东汉应劭指出 , “箕主簸扬 , 能致风气” , 而吴鞠通将这种学说与中医结合 , 进一步指出 , “箕好风 , 风气通于肝” , 因此“桑叶善平肝风” , 这是基于天文与中医学的结合;吴鞠通还是一个细心的药用植物学家 , 他指出 , “桑叶芳香有细毛 , 横纹最多” , 因此 , 桑叶“走肺络” , “宣肺气” , 这是基于易学象数理论与中医的结合 。 不得不说 , 吴鞠通的中医造诣 , 实在是高 。

桑叶用之临床 , 也有生用和炮制用 , 一般来说 , 桑叶的炮制品 , 主要是蜜桑叶 。 对于生用和蜜炙用的作用 , 也是各有侧重的 。 一般来说 , 生用桑叶 , 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 , 目赤肿痛 , 眩晕等病症 , 而蜜炙桑叶主要用于外感燥热 , 温燥伤肺等病症[1
。 对于桑叶的采集 , 一般是霜降后采收 。 不得不说 , 这个霜真的很不错 , 杜牧说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中医说 , “经霜收下冬桑叶 清燥润肺效堪夸” 。
对于桑叶来说 , 在古代本草典籍里的记载 , 虽然一直在不断变化 , 但是却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 不过 , 历代本草的记载 , 让桑叶的地位逐渐提升 , 尤其是现代药理的介入 , 让桑叶不仅在临床中运用十分广泛 , 而且还成为人们养生的重要品种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 桑叶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抗炎[2-4
, 抗衰老、抗肿瘤[2 , 4
, 抗病毒、调节免疫[3 , 4
等重要的药理作用 , 不仅如此 , 桑叶还具有改善肝功能、降血脂、降血压[2
, 抗疲劳[3
, 调节糖脂代谢、调节肠道功能、抗氧化、抗菌[4
等多种药理作用 。 结合古代本草典籍和现代药理 , 不难发现 , 桑叶这味中药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 难怪宋代医学家苏颂称赞它为“神仙叶”的 。
对于桑叶的用量 , 也是值得研究的 , 有学者通过古今临床的研究 , 总结了桑叶的临床运用范围 , 常用剂量为3~60克 , 小剂量 , 也就是3~15克 , 主要起到疏风散热的作用 , 多用于治疗发热、咳嗽、咽痛等肺系、官窍疾病(上焦)等疾病;大剂量 , 也就是15~60克 , 主要起到平肝止汗、止崩降糖的作用 , 多用于治疗糖尿病、多汗症、崩漏等中下焦疾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