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肿瘤导致肠穿孔,危急时刻获生死营救,如今康复患者带着一封信回到医院

因肿瘤导致肠穿孔,危急时刻获生死营救,如今康复患者带着一封信回到医院
文章图片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大肠外1科主任医师蔡国响教授门诊里 , 钟先生忆及4月那次急救经历仍颇为感动:“再次感谢你们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及时抢救!”
“当时正值新冠疫情焦灼之际 , 为了保护肿瘤病人 , 疫情防控如千斤重担 , 慎之又慎 。 但蔡教授团队悬壶济世 , 医者仁心 , 基于我的病情判断需立即进行抢救治疗 , 并先行送去急诊进行补液及心电监护 。 与此同时 , 紧急联系院领导进行申请报备 。 病魔无情 , 人有情 , 蔡教授手术中不但进行了充分的腹腔清理 , 还切除了肿瘤的病灶 , 并对周边淋巴进行完整清扫 , 最终使我得以转危为安 , 幸存于此……”钟先生给救治医护团队带来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 。
50多岁的钟先生来自山东 , 今年1月不幸确诊大肠肿瘤 , 4月在门诊预约检查时因肿瘤导致肠穿孔 , 第一时间在肿瘤医院接受急症手术救治……回忆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 , 渡过他自己人生中的艰难时刻 , 他对医护人员有道不尽的感谢 。
谈及当时的抢救过程 , 尽管已过去一个多月 , 但蔡国响教授仍然记忆犹新 。
4月24日下午 , 蔡教授手机突然响起 。 “蔡老师 , 我在大肠肿瘤专病门诊 , 这里有位肠癌患者 , 考虑肿瘤导致肠穿孔 , 急需马上手术 , 来不及收入‘缓冲区’病房后再治疗 , 您看……”电话那头的王医生语气焦急 。
当时 , 钟先生的直肠癌合并肝脏转移 , 因肿瘤较大无法直接手术 , 正接受化疗 。 当天他在门诊预约检查时 , 突然下腹腹痛、腹胀且伴有严重的恶心 , 脸色煞白 。 大肠专病门诊医生一番查体之后 , 发现患者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 高度怀疑急性肠穿孔 , 并立马安排腹部立卧位平片(X线)检查 , 检查结果证实了判断:巨大肿瘤导致肠穿孔 。
面对这样一位术前核酸检测结果还未出 , 看着血压下降、四肢发冷等感染性休克的肿瘤急症患者 , “我们不能再等了 , 必须马上手术!”随即 , 大肠外1科主任徐烨教授、蔡国响教授从接到电话开始 , 一边与手术室麻醉医生、护士一起 , 按照医院之前制定的预案积极开展术前准备;另一边做好患者及陪同家属的流调工作 。
期间 , 麻醉科、手术室、大肠外1科团队成员紧密配合 , 如之前的沙盘推演 , 没有一分一秒的犹豫 , 各流程环环相扣 , 平稳有序开展术前准备 。
在指定的手术室内 , 医护及麻醉团队以最快速度将器械、药物等准备完毕 。 麻醉医生、主刀医生、手术护士立即“变装”成一个个全副武装的“大白” 。 与此同时 , 患者从专用电梯被推送手术室 ,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 。 整个过程仅仅用了30分钟 。
17点45分 , 一场与生命赛跑的硬仗打响 。
当蔡国响教授切开患者腹壁时 , 粪液立刻涌出腹腔 。 医护团队顾不得宿便恶臭及隔离服导致的闷热 , 医生们开始快速清理腹腔 , 将粪液从患者体内取出 , 并充分冲洗腹腔后 , 映入眼帘的是大小接近10cm的直肠肿瘤 , 以及在其肠管近端一个长达7cm的纵行破口 。 大量成型粪便从破口中涌入腹腔 , 周围肠壁及系膜上附着粪苔 。 为了减少粪便污染 , 医生暂时缝闭肠管破口 , 仔细并彻底冲洗腹盆腔的每一个角落 , 剥离散在分布的粪苔 。
“外科医生需要一双灵巧和细致的手 , 又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着和冷静 。 而穿着隔离服、戴着护目镜和双层手套 , 对手术操作灵敏度都有很大的考验 。 ”蔡国响教授说 , 在肠穿孔手术的情况下 , 一般采取姑息性肠段切除或单纯造口的简单处理 。 但他和团队没有放弃根治性切除肿瘤的机会 , 在清洗工作完成后 , 进一步将直肠癌完整进行根治性切除 , 同时进行了标准的区域淋巴结根治性清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