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年仅33岁小伙肌酐只有270却已经肾衰竭,到底是怎么回事?

肾衰竭|年仅33岁小伙肌酐只有270却已经肾衰竭,到底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肾衰竭|年仅33岁小伙肌酐只有270却已经肾衰竭,到底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肾功能发展过程中 , 有两项指标备受大家关注 , 即“尿蛋白和血肌酐” 。
一项是尿液检查相关指标 , 肾脏再生成尿液过程发挥着很大作用 , 其中主要是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 所以肾脏损伤后尿液检查异常 , 通常都看着两个部分 。 而尿蛋白出现基本肯定是肾小球出问题了 , 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异常则警惕肾小球损伤 。
另一项是血液检测的相关指标 。 血肌酐是肾功能检查三项中的一项 , 所以一旦升高需警惕肾功能损伤 。

多数肾病进展过程中 , 通常都会先出现尿蛋白异常 , 随着肾功能发展再出现血肌酐升高的情况 。 相对来说尿蛋白越多的时候越好治 , 而肌酐越高的时候则越不好治 。
当两者先后升高 , 说明肾功能持续在进展 , 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 此时要警惕肾衰竭的发生 , 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
之前遇到一位年仅33岁的小伙子肌酐只有270, 却已经进入了肾衰竭阶段!

为什么肌酐不高 , 却早早进入了肾衰竭期?
33岁的小宋是重庆市秀山县人 , 5年前查出慢性肾炎 , 当时有尿潜血、轻微尿蛋白 , 没有水肿的情况 。 开始吃百令肾炎康复片吃了两年多 。 指标不好也不坏 , 自身也没有什么不舒服就不太重视 。
直到双下肢出现指凹性水肿 , 发现尿液泡沫很多 , 才去检查 , 此时肌酐已经升高 , 肾功能明确损伤进入到肾功能不全阶段 。
尿蛋白是影响肾功能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 怕的不是它流失量有多大 , 怕的是它持续的流失 。 大量蛋白尿流失表明此时肾脏内严重反应活跃 , 加强抑制炎症就可以控制住流失 , 所以说流失量大反而好治 。 但当蛋白流失“细水长流” , 就像“水滴石穿”道理一样 , 虽然尿蛋白量流失少但持续流失更会加快肾小球硬化 。
所以尿蛋白的危害不能忽视 , 而不能不当回事!

小宋入院时 , 肌酐已经到了270μmol/L , 诊断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炎发展到4期如何控制 , 延缓进入尿毒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典型的原发性肾病 , 初期治疗的关键是抑制肾脏内部活跃的炎症反应 , 稳住尿蛋白、潜血的指标 。 而进入到肾功能不全阶段 , 则需要及时改善受损肾细胞内的血氧供应情况 , 同时促进肾脏整体血液流通 , 加速毒素的代谢来降低肌酐、尿酸等指标 , 延缓肾功能衰退发展 。
进入到肾衰竭阶段 , 肾功能损伤达到80% , 排毒能力更差 , 因此降低肌酐指标难度较大 。 首先要做的是先控制肌酐水平不升高 , 也就是毒素水平不再继续升高 , 再通过促进排毒把肌酐降下了 。 其实肾衰竭治疗单纯追求肌酐下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 关键是肾功能损伤减速 , 清除率有一定提升 。

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两周后 , 病情稳定 , 肌酐下降到230 。
这个月是来复诊 , 复查血肌酐120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1g/24h , 内生肌酐清除率36.32ml/min , 与第一次来时有一定回升 。 目前血压、血红蛋白均正常 。
从小宋的病情中 , 有两点为我们敲响警钟:一尿蛋白持续流失别不当回事 , 超过0.5克一定要重视 。 二肌酐低也可能是肾衰竭 。 由于肾脏代偿性的问题 , 不一定肌酐必须大道450以上才是肾衰竭 , 肌酐2、300的时候也可能是肾衰竭 。 所以别被肌酐迷惑了具体还要看肾脏损伤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