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重逢的人间烟火气,从这一口老上海葱油饼开始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要问上海人最爱的小吃是什么?葱油饼一定榜上有名 。 走在街头 , 随风飘来的葱香勾起儿时的回忆 , 一路寻去 , 只见金黄酥脆的饼子在锅中翻面 , 高温下 , 嫩绿葱花和水晶猪油一同迸发出阵阵浓香 , 让你毫无定力地喊出一声:老板 , 来两个葱油饼!
久别重逢的人间烟火气,从这一口老上海葱油饼开始
文章图片
?
按下暂停键的这段日子 , 多少人对这一幕魂牵梦萦?让人牵挂的 , 不仅是那一枚齿颊留香的小小圆饼 , 更是藏在街头巷尾的市井烟火气 。 只要家门口熟悉的葱油饼摊还在 , 我们熟悉的上海就还在 。
好久不见 , 你是不是很想念它的滋味?前两天 , 人们走进武夷路上的穆氏葱油饼店 , 大家“云”吃葱油饼 , 支持上海小店重新出发!当歇业两月的老板重新开火起锅 , 老顾客们不仅吃到了老味道 , 还吃出了久别重逢的感动和手艺人的坚守不易 。
步入初夏 , 百年武夷路上的梧桐树树荫渐浓 , 随着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这里的街边小店也重燃“烟火” 。 排着的上海阿姨、等在门口的外卖员、匆匆而过捎走葱油饼的上班族……开了23年的穆氏葱油饼店门前又有了久违的人气 。
久别重逢的人间烟火气,从这一口老上海葱油饼开始
文章图片
“老板 , 我要3只葱油饼 。 ”早上8点多 , 在附近上班的小姐姐“冲”进我们的直播镜头 , 她的手里已经拎着生煎包和豆浆 , 再加上葱油饼 , 这是准备和同事们在办公室里吃一顿正宗的老上海早餐 。
为了葱油饼 , 另一位小伙子特意从宝山赶来 。 他说 , 自己家住宝山 , 今天上午要去静安寺办事情 , 特意到这里弯一圈 , 买上葱油饼再去坐2号线 。
住在附近的上海阿姨是他家5年的忠实顾客 。 阿姨说 , 今天是她这两个月以来第一次过来 。 “这个饼的口感很好的 , 就算是冷掉了也好吃 。 我自己总结了四个特点 , 香、酥、鲜、脆 。 ”
久别重逢的人间烟火气,从这一口老上海葱油饼开始
文章图片
还有跟着妈妈一起来的“小粉丝” , 顾不上烫口 , 拿上刚出锅的葱油饼就想咬一口 。 “以前都是我买回去的 , 今天带他来看看 , 好吃的葱油饼是哪里做的 。 ”年轻妈妈说 , 穆氏的葱油饼满口酥香 , 一家老小都爱吃 。
走进穆氏的店里 , 越是靠近油锅 , 越是热浪袭来 , 店主阿莱却不以为然:“我们店开了23年 , 做习惯了 。 再说了 , 能重新把店开起来 , 我们开心还来不及 , 热点不算什么 。 ”
久别重逢的人间烟火气,从这一口老上海葱油饼开始
文章图片
对着直播镜头 , 阿莱有些腼腆 , 但只要说到做饼 , 自信的姿态就全部回来了 。 镜头前 , 他拿起拌入葱花的面团 , 熟练地一拧 , 再擀成圆形 , 在铁板上煎得两面焦黄 。
“许多常见的葱油饼 , 葱都是在外面的 , 我们是包在里面的 。 因为把它卷在里面以后 , 葱的香味就不会跑 , 不会流失的 。 ”阿莱说 , 懂经的老客人都会和我说 , 老板帮我挑一个“抛”起来的葱油饼 , 因为他们都知道 , “抛”起来的饼一定外脆里嫩 , 口感最好 。
说话间 , 新一炉葱油饼出锅了 , 拿起来细看 , 葱油饼里面是一层一层的 , 包裹着粒粒香葱段 , 不同于别家酥脆的饼身 , 穆氏的饼小巧厚实 , 不油不腻 , 一口咬下去 , 满嘴的猪油香拌着香葱流淌在口腔里 , 这就是小时候吃葱油饼至今难以忘怀的感觉 。
别看如今一切如常 , 穆氏和其他的小店一样 , 经历了焦虑的两个多月 。 阿莱说 , 这家店是他跟着姐姐姐夫做起来的 , 一家人做的是小本生意 , 疫情期间没有流水 , 但房租照付 , 停一天就是亏一天 , 真的很难 。 但只要能把店开出来 , 就要努力撑下去 , “毕竟有这么多年的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