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咳嗽......这五个心衰预警信号一定要重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来源:云南中医】
乏力、咳嗽......这五个心衰预警信号一定要重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文章图片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 , 也是造成患者反复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 但很多时候是因为患者对心衰的早期信号不够重视 , 如果能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自我保护 , 完全可以延缓心衰病情进展、防止病情恶化 。 心力衰竭按心功能在临床上分成四级 , 如果出现三级或者四级的症状需要引起重视:一级:日常活动没有问题;二级:能耐受日常的普通的轻微体力活动 , 比如散步等;三级:不能耐受轻微的体力活动 , 比如刷碗、散步等 , 都可能会引起患者的胸闷、憋气 , 引起不适;四级:患者在休息状态下都可能会出现胸闷、憋气、端坐呼吸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 警惕心力衰竭的五大信号1.疲乏无力全身乏力 , 极易疲劳 , 少气懒言等是心衰的早期信号 。 有时候走路稍快或是轻微劳动后就会感觉心慌胸闷、气喘如牛 。 这是因为心排血量下降 , 全身骨骼肌的血流灌注不足 , 骨骼肌缺血缺氧导致的 。 需要提醒的是 , 很多患者出现这类症状时 , 往往认为是年老体弱所致 , 不重视而导致贻误病机 。 2.咳嗽、气喘出现频繁干咳、胸闷气喘 , 活动或劳累后更加严重 , 尤其是夜间突然气闷气急被憋醒 , 被迫坐起后才能逐渐缓解 。 乏力、咳嗽......这五个心衰预警信号一定要重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文章图片
3.食欲不振一直认为是胃肠道出现了问题 , 就诊时只考虑挂消化内科的号 , 而心衰有可能直接导致了这类症状的产生 。 4.尿少、浮肿这一信号很容易被误认为肾脏出了问题 , 但其实 , 肾脏导致的水肿首先出现于面部 , 而心衰导致的水肿多从人体双脚或两条小腿开始 。 5.情绪或精神异常这类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年性精神疾病 , 或是脑卒中、脑肿瘤等 。 警惕以上信号 , 早发现、早治疗 , 对于控制病情发展 , 改善预后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关键 。 饮食起居“三关注”?关注病情变化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来说 , 要每天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1)监测体重每天早晨如厕后、进早餐前称一次体重 , 如果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 , 或每天体重增长超过1公斤 , 可能有水肿 , 要及时就诊 。 (2)注意血压和心率的明显变化这两个指标是对心脏基本功能状态的反映 , 也是药物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体现 , 要注意监测 。 乏力、咳嗽......这五个心衰预警信号一定要重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文章图片
?关注饮食摄入低盐饮食 。 轻度心衰患者 , 每天饮食中含盐量不宜超过4克 , 中到重度心衰患者每天不超过2克盐 。 心衰会使人体内的钠盐不能顺利排出体外 , 摄入过多的钠 , 会导致人体内水液潴留 , 加重心脏负担 , 出现踝部或下肢出现水肿 。 限制水的摄入 。 重度心衰患者每日最多可饮用1.52升水 , 口渴时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方法来减少饮水量 , 比如用酸奶、果酱等服药 , 口渴时含冰 , 饮用果汁或吸食无糖冰棒等 。 控制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 “一口肉 , 二口饭 , 三口水果 , 四口蔬菜” , 减少心脏能量消耗 。 对一些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慢性心衰 , 注意饮食可获立竿见影的疗效 。 病情较轻 , 不需住院的患者 , 适量补充富含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 , 可以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 ?关注锻炼节奏过多的体力活动会加重心脏负担 , 加剧病情;长期卧床则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 引发脑梗塞、体位性低血压等 。 因此 , 症状缓解 , 进入恢复期的心衰患者可以循序渐进地运动 。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先在床上伸展四肢 , 再缓慢下床 , 在床边、室内漫步;●走走歇歇 , 按照3分钟、5分钟、10分钟 , 逐渐增加活动量;●病情好转明显 , 可以到室外进行一些舒缓的保健活动 , 如漫步、体操、太极拳、气功等 , 以不引起胸闷、气喘为适度 。 心衰患者应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增加活动时间 , 但必须以轻体力、小活动量、长期坚持为原则 。 中西医治疗心衰有效果慢性心衰患者需要长期规律用药 , 坚持定期复诊 。 心衰治疗药物种类众多 , 西药主要有ARNI、ACEI、速尿、地高辛和β受体阻滞剂等 , 需要遵医嘱联合用药 , 并严格按照医学专业人士指导调整服用剂量 , 以免引发毒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