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百遍监护仪,不如早点看一眼患者的呼吸动作

看了一百遍监护仪,不如早点看一眼患者的呼吸动作】事件背景:无痛胃镜发生呼吸道梗阻事件 。 所幸抢救及时 , 患者转危为安 。
看了一百遍监护仪,不如早点看一眼患者的呼吸动作
文章图片
有人说 , 做个无痛胃镜还能有危险?
确实如此 , 无痛胃镜的风险不在于做胃镜本身 。 即便胃镜有一定风险 , 也大不了就是出血、穿孔 , 一般不致命 。
然而 , 无痛胃镜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这个“无痛” 。 所谓“无痛” , 就是在麻醉状态下 , 并且是全麻状态下完成这项检查 。
听到“全麻” , 相信很多人的态度应该有所改观了 , 毕竟是全麻 。
但作为麻醉医生 , 我们要说的是 , 无痛胃镜所使用的“全麻”比手术室内的全麻更危险 。
这是因为 , 无痛胃镜的全麻是不插管的 , 而手术室内多半都是插管全麻 。
看了一百遍监护仪,不如早点看一眼患者的呼吸动作
文章图片
不插管 , 就意味着气道事件随时会出现 。 而一旦在操作中出现了气道事件 , 有可能让麻醉医生非常被动:一边是无法终止的检查操作;一边是岌岌可危的生命体征 。
即便有个别的患者不需要插管 , 也都有很好的应急措施 。
然而 , 门诊的应急措施可怜得很!
看了一百遍监护仪,不如早点看一眼患者的呼吸动作
文章图片
绝大多数医院门诊麻醉配备的麻醉机、监护仪都是手术室淘汰下来的 。 为什么淘汰 , 大家自行脑补吧~
既然现状很难改变 , 提升紧急事件的发现能力、处理能力才是关键 。
回头再说这次事件的细节:无痛胃镜中 , 麻醉医生觉得这个患者的下颌实在是有点小 。 目测看上去 , 也就3厘米 。 按照这样的标准 , 妥妥可以定义为影响气道安全的小下颌 。
在给过麻药之后 , 他就频频回头看向监护仪上的血氧指标 。
恰好这时 , 富有经验的麻醉科主任进来了 。
与麻醉医生不同的是 , 他直接盯向患者的呼吸动作 。
几秒间的沉寂后 , 他一把就托起了患者的下颌 。
看了一百遍监护仪,不如早点看一眼患者的呼吸动作
文章图片
随着长长的一声吸气声出现 , 麻醉医生心里暗道“好险”!
之所以这样 , 是因为他知道 , 如果不是主任及时赶过来 , 再过一会儿血氧就会直线下降 。 之前一直似乎坚挺的血氧数值 , 其实都是假象 。 那个时候 , 患者其实已经发生了上呼吸道梗阻 。
已经干了几年麻醉的他 , 自然不用主任给他解释原因了 。
这样的小下颌 , 麻醉之后极易出现舌后坠而导致呼吸道梗阻 。
但让他好奇的是 , 主任为何能在短短几秒内就发现问题 。
主任解释道:一个人正常呼吸的最低频率也要每分钟10次以上 。 也就是说 , 如果患者6秒都没有正常的呼吸动作就要当心了 。
看了一百遍监护仪,不如早点看一眼患者的呼吸动作
文章图片
您怎么知道患者呼吸不正常了?麻醉医生追问道 。
主任说 , 确实不正常 。 正常人的呼吸 , 有的以胸式呼吸为主 , 有的以腹式呼吸为主 。 但无论哪种情况 , 两种呼吸都是同步的 。
同步的?麻醉医生不解 。
这里所谓的同步 , 是指呼吸动作的幅度方向 。 比如 , 吸气的时候胸廓打开、变粗 。 与此同时 , 膈肌下移 。 膈肌下移的结果 , 就是肚子也要相应地往外鼓一些 。
如果出现梗阻 , 由于腹壁相较于胸壁对抗性差 , 吸气的时候腹壁就会出现凹陷的情况 。 这种情况 , 我们称之为“呼吸反常” 。 一旦出现这种动作 , 可以立即判断患者出现了呼吸道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