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乡村振兴设计图变成施工图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2014年之前套子湾村是另一番模样 , 村里没有产业 , 基础薄弱 。 ”套子湾村村支书张选彪说 , 2014年开始 , 村里开始调整产业结构 , 摒弃传统种植方式 , 发展现代农业 。
走进宁夏西吉县套子湾村标准化育苗中心 , 一排排整齐的育苗温棚映入眼帘 。 进入大棚 , 一个个育苗穴盘摆放整齐 , 一株株种苗横竖成行整齐排列 , 长势正旺 , 棚内一派生机盎然 。
他们将乡村振兴设计图变成施工图
文章图片
“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之“西” , 讲的正是西吉县 。 西吉县吉强镇套子湾村 , 一个典型的西北山区农村 , 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产业 。
“育苗、喷灌、保鲜……各个环节都需要用电!架设的线路和供电部门贴心的服务有效解决了我们的用电难题 。 ”套子湾村标准化育苗中心负责人李金红说 , 一旦停电 , 育苗中心21座大棚里培育的西红柿、菜心、包菜、芹菜、西兰花等蔬菜的幼苗将无法存活 , 预计损失在50万-60万元 。
恒温的育苗环境离不开电 , 大棚内喷灌、照明、卷帘等用电设备也同样靠电运行 。 为全面提升用电质量 , 国网西吉县供电公司为套子湾村新增及增容6台变压器 , 改造0.4千伏线路13.35千米 , 0.22千伏线路3.85千米 , 村里动力电实现全覆盖 , 城郊乡产业集聚区和蔬菜产业基地用户供电半径大大减少 , 供电质量全面提升 。
他们将乡村振兴设计图变成施工图
文章图片
冷凉蔬菜产业已然成为西吉县群众脱贫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 , 为消除特色产业发展用电“后顾之忧” , 公司党员服务队主动服务 , 及时了解蔬菜基地和大棚生产各环节的用电需求 , 不断加强供电线路设备巡视检查 , 确保设备缺陷或隐患的及时消除 。 与此同时 , 开展安全用电和疫情防护知识宣传 , 对涉及农业排灌的业扩报装业务推荐线上办理 , 当好企业的“电保姆” , 为特色产业提供了优质可靠的电力保障 。
在西吉县偏城乡涵江村的扶贫车间内 , 一整套能为村民带来诸多便利的杂粮加工设备跃然眼前 。 “村民在这里加工粮食及饲料比市场价要低很多 , 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 当地供电部门也给了优惠政策 , 一度电能便宜近2毛钱!”说起电力服务 , 涵江村党支部书记杨明赞不绝口 , 村里的加工车间一般不停电 , 偶尔忘记缴电费,也只需后续补缴 , 十分人性化 。
涵江村 , 原来是个非常落后的小山村 , 原名叫烂泥滩村 。 “以前不仅房子、道路烂 , 村里经济发展也十分萧条 , 多数人常年在外谋生 , 留下来的也大多对生活没有盼头 。 ”杨明说 , 自2017年起 , 莆田市涵江区与烂泥滩村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 累计投资300余万元 , 在村里建成集体养殖合作社、农机合作社、闽宁协作扶贫车间等壮大村集体收入 。
他们将乡村振兴设计图变成施工图
文章图片
为了让村里的扶贫项目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 国网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供电公司将涵江村原有20千伏变压器增容至100千伏 , 同时将村里的裸露导线全部更换为绝缘导线 。 “供电+村委会”服务模式 , 建立县公司、乡供电所、村委会三级融汇服务保障体系 , 按下赋能乡村振兴“快进键” 。
“我们在村委会的协助下 , 建立台区经理微信群 , 客户有用电需求直接在微信群反应 , 台区经理第一时间与客户联系解决 , 保证客户反映的各类用电需求都能及时得到回复和解决 。 ”国网宁夏固原西吉县供电公司偏城乡供电所外勤班长付军平介绍道 。
太阳能路灯、热水器、文化广场……经过几年的光阴 , 昔日的“烂泥滩”早在对口帮扶当年就实现脱贫出列 , 并华丽变身为今天的“涵江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