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河南丨“征服”碱性土壤种植猕猴桃 郸城这个科技示范园有啥高招?

本文转自:大河网
大河网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节点 , 需要充分向创新找动力、要动能 , 让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在郸城县王楼村高值猕猴桃科技示范园 , 科技的力量在这块“试验田”已“开花结果” 。 6月21日 , “乡村振兴看河南”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了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 , 探寻“科技密码” 。
雨过初晴 , 在一人多高茂密的枝叶下 , 密密麻麻地挂着一个个大如鸭蛋的猕猴桃 。 “今年的亩产可达1000斤 , 产量真的超乎想象 , 满园的果子看着真喜欢人啊!”省科技厅驻郸城县城郊乡王楼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徐志华满脸喜悦地介绍道 。
乡村振兴看河南丨“征服”碱性土壤种植猕猴桃 郸城这个科技示范园有啥高招?
文章图片
正在生长的猕猴桃
农业现代化 , 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 据了解 , 王楼村是省科技厅定点帮扶对象 , 省科技厅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帮出科技特色 , 培育壮大了郸城县猕猴桃、日光温室蔬菜大棚、草莓葡萄采摘等特色产业 , 特别是高值猕猴桃科技示范园项目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 。
在偏碱性的土地上发展猕猴桃产业需要底气 , 更需要“金刚钻” 。 徐志华介绍 , 经专业检测发现示范园土地偏碱性 , 猕猴桃更适合在弱酸性的土壤里生长 。 为破解这一技术性难题 , 项目依托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技术优势 , 引进帮扶资金57万元 , 不仅量身定制了土壤改良方案 , 还汇集选育出“中猕2号”、食性软枣猕猴桃“绿贝”、抗盐碱砧木“中猕抗砧1号”三个品种在示范园安家落户 。 从“征服”碱性土壤 , 到打破了以往定植后三年才结果的“定律” , 无不展示着科技的魅力 。
乡村振兴看河南丨“征服”碱性土壤种植猕猴桃 郸城这个科技示范园有啥高招?
文章图片
省科技厅驻郸城县城郊乡王楼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徐志华介绍猕猴桃种植技术
据了解 , 示范园作为省重大科技专项“瓜果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基地 , 占地6.5亩 , 2020年9月开始园区规划、平整土地、挖定植沟、施肥、起垄、搭建水平棚架、肥水一体化灌溉系统设置等建园工作 。 2021年3月定植 , 株行距为3米╳3.5米 , 雌雄配比8:1 , 实现了营养钵大苗当年定植当年见果 , 在早结果、早丰产的目标上开启“加速度” 。 为让技术“拓荒”深入土地肌理 , 科技特派员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 每月都会来一次巡察 , 用科技呵护果树全天候生长 。
走在示范园内 , 可见满满的“科技范儿” 。 采用“牵引+一主干两主蔓+羽状分枝”树体结构整形技术 , 提高光能利用 。 整个树体实行“高架牵引整形模式 , 行间生草免耕模式 , 种植养殖循环模式”三种模式 , 打造绿色循环圈 。 应用“智能肥水一体化远程遥控技术”、“自动化采集果园基础数据信息技术”自动监测果园的光、温、水、气、土壤pH等参数 , 科学制定果园土肥水管理方案 。 本着果园变公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理念 , 一个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于一体的高值猕猴桃科技示范果园正揭开“神秘面纱” , 展现在大家面前 。
乡村振兴看河南丨“征服”碱性土壤种植猕猴桃 郸城这个科技示范园有啥高招?
文章图片
满眼生机的猕猴桃园
乡村振兴看河南丨“征服”碱性土壤种植猕猴桃 郸城这个科技示范园有啥高招?】当前 ,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已在王楼村铺展开来 。 “我们有信心实现亩产5000斤以上 , 按8块一斤上市 , 亩产值可达3万元以上 , 村里又多了个可以年年生钱的绿色‘聚宝盆’ 。 ”徐志华说 , 园区已辐射带动周边猕猴桃种植200亩 , 在现代农业发展上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 形成了高效农业“基地+居民”的新模式 , 走出了“党支部+经济合作社”的新路子 , 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