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河南丨念好“渔光互补”富民经 郸城谢寨村还有个1亿元“小目标”

本文转自:大河网
大河网讯水上发电 , 水下养鱼;木桥凉亭 , 水岸相连.......6月23日 , 在郸城县冢镇谢寨村 , 一组“乡村振兴 , 渔光互补”的红色大字格外显眼 , 坑塘内一排排光伏发电板甚是壮观 , 与村中成排的楼房构成一幅“锦鲤水中游 , 出门即是景”的生态人居画卷 。
乡村振兴看河南丨念好“渔光互补”富民经 郸城谢寨村还有个1亿元“小目标”
文章图片
“以前塘里有水臭、没水干 , 现在水深还足足有3米 , 还清澈 , 环境好了 , 看着心里都舒服 。 ”提及家门口的大改变 , 谢寨村村民周玉东说 , 水上光伏发电 , 水下养鱼 , 真是一个生态富民的好路子 。
谢寨村的坑塘实现“蝶变” , 得益于2021年11月郸城县800兆瓦分布式“渔光互补”项目的正式启动 。 该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 , 其中3.2亿元用于坑塘治理及周边环境整治 , 全县每个乡镇治理闲置坑塘面积800亩以上 , 建设光伏电站容量约800兆瓦 。 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 , 围绕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建设 , 打造集绿色能源、高效农业于一体的综合生态示范基地 , 助力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
项目在汲冢镇推进中 , 为每个行政村、社区打造1个休闲景观塘和若干普通塘 , 共计33个休闲景观塘、235个普通塘 , 投入费用约为2.5亿元 。 谢寨行政村辖周庄、谢寨、史老家3个自然村 , 共有“渔光互补”项目6处 , 总投资960万元 , 建设规模2.4兆瓦 , 使用单晶硅光伏板 , 光电转化率为20.4% , 每年发电量288万度 , 村集体收入每年可增加60000元 。
“‘渔光互补’项目既改善了人居环境 , 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 也为村民增加了一处休闲的好地方 , 对乡村振兴起到了一个支撑和推动作用 。 ”汲冢镇党委书记梁辉说 , 项目的开工、建设、投产 , 也为周边百姓增收提供了机会 , 大家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干劲十足 。
“我们一天工钱二三百块 , 有活干就有钱挣 , 看着这个村整这么好 , 挺让人羡慕的 。 ”正在塘边刨地砖的王凤兰和工友们一阵接一阵地忙碌着 。
多点发力强产业 , 厚植增收新动能 。 在郸城吉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车间 , 装胆翻球工 , 平车工 , 手缝工等十余名工人正在加紧赶制足球 。 “一个月能挣4500元左右 , 按件计薪 , 多劳多得 。 ”拥有十年缝纫经验的朱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乡村振兴看河南丨念好“渔光互补”富民经 郸城谢寨村还有个1亿元“小目标”
文章图片
从食品加工到制衣加工 , 从体育用品到农业养殖 , 谢寨村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 做活产业文章 , 振兴乡村经济 。 梁辉表示 , 村内8家企业年产值达5000万元 , 加上正在加紧建设的一个校服制造基地 , 投产运营后按年产值5000万元算 , 谢寨村年产值1个亿元的“小目标”指日可待 , 老百姓在家门口挣钱过幸福日子的信心也更足 。
“国家重点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这些荣誉是汲冢谋求发展的底气 , 也是围绕“打造中原名镇·建设出彩汲冢”目标 , 坚持“永争第一、敢创唯一”理念 ,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 , 成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
乡村振兴看河南丨念好“渔光互补”富民经 郸城谢寨村还有个1亿元“小目标”】谢寨村的今天只是郸城县昂首乡村振兴路上的一个缩影 。 据了解 , 近年来 , 郸城因地制宜打造154个特色鲜明、产业旺盛、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 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 放眼豫东大地 , 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如火如荼地绘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