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刚刚,国家卫健委明确,核酸检测又有新要求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
要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9月8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 就常态化核酸检测问题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介绍 , 对于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 , 要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 , 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 做好疫情监测预警 , 并按照第三版区域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做好核酸检测的组织和准备工作 。
【关注】刚刚,国家卫健委明确,核酸检测又有新要求
文章图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附件6 ,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中规定了不同风险区域核酸检测的不同要求:
【关注】刚刚,国家卫健委明确,核酸检测又有新要求
文章图片
高风险区核酸检测要求:在实施封控后前3天连续开展3次检测 , 第1天和第3天完成两次全员核酸检测 , 第2天开展一次抗原检测 , 后续检测频次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解除管控前24小时内 , 应完成一次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 。 开展核酸检测时 , 要合理设置采样点并由专业人员评估后启用;科学确定行进路线 , 加强现场组织管理 , 实行专人引导、分时分区、固定路线 , 督促做好个人防护 , 防止交叉感染 。 对曾发现阳性感染者的楼宇、院落可先行抗原检测 , 阴性后再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 对尚未转运的风险人员、抗原检测阳性、核酸混管阳性的待复核人员、行动不便的病人和高龄老人等特殊人员 , 应上门采样 , 实行单采单检 。
中风险区核酸检测 。 在实施管控后前3天连续开展3次检测 , 第1天和第3天完成两次全员核酸检测 , 第2天开展一次抗原检测 , 后续检测频次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解除管控前24小时内 , 应完成一次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 。 开展核酸检测时 , 就近就便网格化设置采样点 , 组织居民有序下楼 , 分时分区、固定路线 , 督促做好个人防护 , 防止交叉感染 。
低风险区核酸检测要求:根据疫情传播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人员协查管理情况 , 科学确定低风险区内开展核酸检测的人群范围和频次等 。 开展核酸检测时 , 就近就便设置采样点 , 并由专业人员评估后启用;加强现场组织管理 , 有序开展、避免聚集 , 并督促做好个人防护 。
【关注】刚刚,国家卫健委明确,核酸检测又有新要求】《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传播隐匿等特点 , 对《第二版》做出的修订包括:
01
“全员检测”变为“区域检测”
新版《指南》将第二版中的“全员”修改为“区域” , 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 。
《指南》更加强调精准划定检测范围 , 要求核酸检测应该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 不能搞大水漫灌 , 不能搞“一刀切” , 有效利用宝贵的核酸检测资源 。
《指南》中的“区域”包含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 区域可能小到一个楼栋 , 也可能大到全市范围 , 具体要由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 , 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研究确定 , 并动态调整 。
02
24小时内 , 必须完成全部检测
新版《指南》明确要求在划定区域范围内的核酸检测一律在24小时之内要完成 。
原则上 , 全部采样任务应当在6小时内完成;确有困难的 , 可在12小时内完成 。
此外 , 要加强核酸采样的组织动员 , 力争群众排队时间不超过20分钟 , 避免交叉感染 。 为“黄码”人员单独开设检测通道 。
03
采样方式变化 , 不再采用五合一混采
新版《指南》取消了5混1 , 增加了20混1 , 要求根据目标人群已采取的管控措施确定采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