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偏高?不妨养成3种降压习惯,多了解下涨知识

李大叔今年52岁 , 一直以来都有量血压的习惯 。 之前测量的时候 , 血压一直低于140/90 , 属于正常的血压范围 。 但这几天测量 , 血压高压却来到了145 , 低压却来到了96 。
看此情景 , 李大叔觉得自己是得了高血压了 。 但是老伴却说 , 老李都50多岁的人 , 血压就算超标一些也“情有可原” , 并不是高血压的表现 , 真的是这样吗?
血压偏高?不妨养成3种降压习惯,多了解下涨知识
文章图片
五十多岁 , 血压高压145 , 低压96 , 算不算得了高血压?
根据《高血压标准中国标准》的数据 , 高血压标准为140/90mmhg 。 也就是说 , 对于成年人来说 , 平均血压超过了这个数值 , 则在医学层面可以判定为高血压 。
但是 , 也正如李大叔老伴说的那样 , 血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数值 , 随着年龄增长 , 血管老化以及代谢系统衰退 , 血压出现上升也的确是情有可原的 。
但是 , 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血压对应参考: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的数据 , 当年龄处于51到55岁时 , 男性血压处于135/85mmhg , 女性血压处于134/80mmhg , 相对来说属于“健康血压” 。 如果来到了145/96mmhg , 属于“正常高值”的范畴 , 虽然不一定属于确诊高血压 , 但仍然是存在高血压隐患的 。
另外 , 根据参考数据 , 145/96mmhg往往是60岁以上人群的平均健康血压 , 如果您和李大爷一样 , 年龄在50多岁左右 , 出现这个血压的时候 , 仍然要警惕 。
不过 , 也并非所有的血压超标 , 都是存在高血压隐患 ,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 , 测量的血压并非是正常的血压水平 。
血压偏高?不妨养成3种降压习惯,多了解下涨知识
文章图片
这3种情况下 , 血压测量的数据其实“不靠谱”
①在晚上测量血压
如果你习惯在晚上测血压 , 那测出来的血压多半是偏低的 。
这是因为在晚上的时候 , 血管渗透压分泌增加 , 血液黏稠度也会降低 , 从而影响了血压的判断值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的参考 , 血压测量应该在早上进行 , 这个时候测出的是“峰值血压” , 更有利于判定是否存在高血压隐患 。
②只测量了单次血压
在医学上 , 连续测量三次以后 , 取出的平均值才是当时血压最真实的数据 。 如果只是测量单次血压 , 数据很容易被情绪 , 坐姿 , 操作手法不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
所以 , 单次测量的血压 , 其实并不能反映出血压的真实情况 , 是“不靠谱”的 。
③测量前有用药行为
测量血压的 , 多为已经存在高血压症状的人群 , 平时有服用降压药的需求 。 如果在用药前服用了药物 , 药物可能没法发挥作用 , 测量的血压自然是不符合标准的 , 也不利于观察药效发展 。
因此 , 如果服用的是短效降压药 , 则建议在半个小时到3个小时左右 , 再重新测量血压;如果服用长效降压药 , 则建议在一周后测量血压进行对比 。
如果测量规范 , 且数据准确的前提下 , 的确出现血压偏高的情况 , 即便是50多岁的中年人 , 也要做好相应的降压调整措施 。
血压偏高?不妨养成3种降压习惯,多了解下涨知识
文章图片
血压偏高?不妨养成3种降压习惯
吃饭少放盐:研究表明 , 盐中的钠离子会增加交感神经活跃程度 , 从而变相让血压上升 。 所以 , 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吃点盐 , 也是高血压患者平衡血压的有效方式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 , 建议每天食用盐摄入低于6g 。 如果血压偏高 , 低于4g左右相对合适 。
乐观生活 , 平时少生气:生气会让人陷入激动的情绪 , 血管收缩 , 也会让血压升高 。 所以 , 经常生气对血压健康来说 , 百害而无一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