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胆小的孩子,鼓励反而没用,这样做才能让娃更勇敢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孩子 , 一见到生人 , 就会躲到家人身后;上课时 , 从不敢举手发言;看到小朋友在一起玩 , 明明很想加入 , 却不敢过去……
这类孩子的父母 , 通常会认为自家孩子胆子小 , 怕这怕那的 , 一点出息也没有 , 并为此忧心忡忡 。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 , 就来跟大家聊聊孩子胆小这个话题 。
孩子表现出害怕 , 就意味着孩子是个“胆小鬼”吗?
通常 , 我们都会认为孩子表现出害怕、恐惧的情绪 , 就说明孩子胆子小 。 其实 , 害怕、恐惧只是胆小的一种表现 。 孩子会感到害怕 , 说明孩子开始长大了 , 懂得规避危险了 。
俗话说:“不知者无畏 。 ”当孩子还比较小时 , 由于认知能力弱 , 他还不知道有些事情会带来危险 , 再加上强烈的好奇心 , 会驱使他们不断地去探索新事物 。
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 , 他的认知能力也越来越强 。 这时 , 孩子会对事物有新的理解 , 也开始意识到某些事物的危险性 。
比如 , 亮亮还在读幼儿园时 , 很喜欢狗 。 在路上远远地看到有人牵着狗 , 都会追过去逗狗狗玩 。 但是 , 在亮亮上小学时 , 开始变得害怕狗 。 一看到迎面有狗朝他走来 , 他就会立马往回跑着躲开 。 这是因为他开始意识到 , 狗是会咬人的 。
越胆小的孩子,鼓励反而没用,这样做才能让娃更勇敢
文章图片
所以 , 孩子感到害怕、恐惧 , 意味着孩子开始长大了 , 能预知事情的危险程度 , 并学会适时地避开危险 。 这时 , 家长千万不要看到孩子表现害怕 , 就立马给他贴上“胆小鬼”的标签 。
恐惧其实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情绪 , 不同阶段的孩子会对不同的事物产生恐惧 。 正常情况下 , 孩子的大部分恐惧 , 会随着年龄和认知的增长逐渐消散 。 但当孩子被家长贴上“胆小”的标签 , 孩子就会从内心认定 , 自己就如家长说的那样胆小 , 继而越来越会表现出胆小的行为 。
不同阶段的孩子都在害怕什么?
前面我们说到 , 恐惧是人的一种情绪 。 对于不同阶段的孩子来说 , 他所恐惧的事物也不一样 。 根据引起恐惧的成因不同 , 我们将恐惧分为了5种类型 。
第一种:本能的恐惧 。
有照顾过小宝宝的家长会发现 , 婴儿期的宝宝 , 常常会被尖锐刺耳的声音吓哭 。 婴儿最初的这种恐惧 , 是来自机体本能的反应 。 一般是由于听觉、肤觉、肌体觉等刺激引起的 。
第二种:知觉体验引起的恐惧 。
4个月左右的宝宝 , 开始出现与知觉发展相关联的恐惧 。 比如 , 有些孩子原本很喜欢洗头洗澡 。 但是 , 在一次洗头时 , 妈妈不小心将水滴到了小宝宝的眼睛里 , 小宝宝受到刺激后开始大哭 。 从那之后 , 小宝宝开始对洗头表现出恐惧 。 这种恐惧 , 就是由宝宝不愉快的知觉体验引起的 。
第三种:对陌生人的恐惧 。
孩子在6个月左右 , 大多已跟家人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依恋关系 。 这时 , 孩子会开始表现出怕生情绪 。 一般情况下 , 孩子由家人抱着时 , 怕生情绪相对没那么强烈 。 但当家人不在身边时 , 孩子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怕生情绪 。
越胆小的孩子,鼓励反而没用,这样做才能让娃更勇敢
文章图片
第四种:预测性的恐惧 。
孩子在2岁左右 , 由于想象力的发展 , 开始有了预测性的恐惧 。 比如 , 孩子开始会怕狗、怕有坏人、怕有怪兽等 。
第五种:压力导致的恐惧 。
压力 , 会让人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 生活中 , 不仅大人会有压力 , 当孩子在生活、学习中不符合大人或自己的预期时 , 也会产生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