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画路畅业兴的“富春山居图”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描画路畅业兴的“富春山居图”
文章图片
本报通讯员毛志雄
白露时节 , 浠水县绿杨乡梓木山村景美路畅 , 紫薇绽放 , 桂花飘香 , 凉爽宜人 。
地处浠水、英山、罗田、蕲春四县交界处的梓木山村 , 曾是浠水县8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 党的十八大以来 ,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 , 通乡畅村、连组入户的农村公路网络不断完善 , 昔日交通不便穷乡僻壤之地的梓木山村 , 嬗变为生态村、3A级景区 , 村民们过上了幸福小康生活 。
好路带来致富产业
循环产业路旁的黄金刺梨基地一片金黄 , 一颗颗圆滚滚、金灿灿、个头饱满、密密麻麻的刺梨果压弯了枝头 , 散发着淡淡甜甜的刺梨果香 。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 9月下旬可以采摘 , 我在家门口做事 , 骑电动车几分钟就到了基地 , 一年有3万多元收入 , 又照顾了家人 。 ”9月8日 , 64岁的梓木山村六组村民程质文一边扶正黄金刺梨支撑杆一边说 , “曾经只能步行的山路变成了靓丽的风景线 , 山里的东西也卖出去了 , 到我们这来旅游的人也多了 。 ”
刺梨摸起来“扎人” , 吃起来“养人” , 种起来“富人” 。 曾在贵州当老板的回乡能人、梓木山村党支部书记范胜喜脸上洋溢着笑容:“黄金刺梨是我从贵州安顺引进的 , 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医疗保健作用 , 2019年挂果 , 亩产鲜果1200斤 , 比栽种常规作物挣得多 。 ”
2016年底 , 范胜喜在亲情的召唤下回乡创业 。 2017年春 , 他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 并提前预付3年租金 。 2017年 , 范胜喜成立梓木传福种养专业合作社 , 开辟梓木山村扶贫产业基地 , 对接贫困户23户90人 , 种植蕲艾200亩 , 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 2018年10月 , 范胜喜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 开启“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村社一体发展模式 。
为促进脱贫攻坚 , 浠水县交通部门及时为村里修通了4.5公里产业路 。 浠水县农村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余立志介绍 , 为方便村民出行和服务产业发展 , 2019年县交通部门成立专班、筹措资金 , 对梓木山村公路进行提档升级改造 , 13公里黑化的“四好农村路”连通村组、环山连村 , 配套完成弯道扩宽、安防设施、路旁绿化、交通驿站和候车亭建设 。
“村路扩建后 , 进出只需10多分钟 , 全村2019年脱贫 。 ”范胜喜说 。
路通百业兴 , 路畅游客来 。 梓木山村公路沿线建成桑葚、黄金刺梨、苹果桃等占地130亩的采摘园 , 特色民宿8栋、一般民宿7间 , 尤其是建在山崖上的“星空民宿” , 与星空辉映成趣 。 梓木山庄成功入选“2021年黄冈十佳网红景点”人气奖 。 “想去梓木山村数星星”成了许多网友的心愿 。
依托平安畅通的“四好农村路” , 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 村里引进市场主体投资1500万元 , 建起果园采摘区、农业体验区、露营区、民宿园、千岛湖观景亭、望江亭、多功能厅等 , 不断延伸产业链 , 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 。
好路提速幸福生活
修通一条村道 , 形成一路风景 , 发展一片产业 , 致富一方村民 。 浠水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年锋介绍 , 2012年水泥路修到村委会 , 之后围绕梓木山生态旅游开发 , 先后建成梅朴线、范查线、梓木山线3条“四好农村路” , 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
车行梓木山村 , 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村路自成一景 。 作为护路员的一组村民范修志、二组村民范春生说 , 路漂亮了 , 自己脸上也有光 , 大家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