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掉的肠息肉,为什么还会复发?3个原因告诉你,别后知后觉

"这个肠息肉切了又长 , 长了又切 , 哎!"刚做完肠息肉切除的李先生(化名)感叹道 。
原来几年前 , 李先生在体检中发现肠道里长了肠息肉 , 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手术切除 。 为了安全起见 , 医生建议他半年到一年内来医院复查 。
切掉的肠息肉,为什么还会复发?3个原因告诉你,别后知后觉
文章图片
过了5年 , 李先生开始便血、腹痛 , 来医院检查发现 , 肠道里又长了肠息肉 。 切完后 , 李先生又投身忙碌的工作中去了 。 但是1年后 , 肠息肉再一次复发 , 经过切除后基本恢复 。
现在 , 肠镜检查已经成为了李先生每年必做的事情之一 。
好奇:
切掉的肠息肉为什么会复发?
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 。 通俗地说 , 是长在肠内的肉疙瘩 。
切掉的肠息肉,为什么还会复发?3个原因告诉你,别后知后觉
文章图片
可以理解为:肠息肉虽然被切除了 , 但是导致肠道长息肉的原因没有被去除 , 所以你仍然是"易长息肉"体质 。
肠息肉复发主要有三种原因:真正的复发、没有切干净和以前没有发现 。
>1cm的肠息肉切除后 , 息肉的残端也许会复发长出息肉 , 复发率可达10%-35% 。
5类最容易"复发"的人群:
高热量饮食者;
患有代谢综合征者;
吸烟、饮酒人群;
50岁以上人群;
结直肠癌家族史者 。
原息肉属于快速生长的病理类型 , 隔了一段时间 , 就会长出新的来 。
由于大肠弯弯绕绕较多加上大肠粘膜皱襞的遮掩 , 特别是在患者肠道准备不充分 , 肠镜过程中欠配合的时候 , 小息肉的漏诊率较高 。
切掉的肠息肉,为什么还会复发?3个原因告诉你,别后知后觉
文章图片
多久进行复查?
因为大肠息肉术后容易复发 , 所以应定期行肠镜+病理复查 。 复查的频率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
切掉的肠息肉,为什么还会复发?3个原因告诉你,别后知后觉
文章图片
大肠腺瘤为单发、带蒂(或小于2cm的管状腺瘤)伴有轻度或中度不典型增生 。
治疗后1年复查纤维结肠镜 。 若为阴性 , 则每年需要进行粪隐血试验检查 , 并每隔3年复查一次纤维结肠镜 。
连续3次阴性者 , 延长至每5年复查一次纤维结肠镜 , 期间仍然是每年行粪隐血试验检查 。
高危人群
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者 , 属高危:
多发腺瘤;
直径≥2cm;
广基的绒毛状腺瘤或管状绒毛状腺瘤;
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或者腺瘤癌变者(原位癌或浸润性癌) 。
高危组治疗后3~6月内复查纤维结肠镜 , 如为阴性 , 6~9月再次复查内窥镜 , 仍阴性者 , 1年后再次复查内窥镜 。
连续2次都阴性者 , 每隔3年复查一次内镜 , 期间每年行粪隐血试验检查 。
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呢?
饮食
建议尽量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 , 含有亚铁血红素、让肉色更红的亚硝酸盐、高温烹饪产生的杂环胺混合物可刺激肠息肉和大肠癌的发生 。
切掉的肠息肉,为什么还会复发?3个原因告诉你,别后知后觉
文章图片
多食富含钙、镁和维生素D的食物 , 动物研究发现钙缺乏可致结肠细胞过度生长 , 维生素D能控制肠息肉细胞的增殖速度 , 还能促进钙吸收 。
运动
每周运动一小时以上的人 , 发生结肠息肉的风险为25.3% , 而不运动的人 , 发生结肠息肉的风险则是33.2% 。 如果运动习惯维持3年以上 , 对结肠的保护效果更佳 , 出现结肠息肉的概率会大幅下降 。
切掉的肠息肉,为什么还会复发?3个原因告诉你,别后知后觉
文章图片
切掉的肠息肉,为什么还会复发?3个原因告诉你,别后知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