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1.5亿中国人血糖正偷偷超标!1件事可逆转,别等糖尿病找上门

“我没有口渴、多饮、多尿的症状,怎么就血糖超标了?”
看着体检单写着“肥胖、脂肪肝(中度)、糖尿病前期”等诊断,35岁的小章,一脸的困惑和焦虑 。
糖尿病前期,是正常血糖到糖尿病的过渡阶段,也可以理解为一只脚已踏入糖尿病大门 。
而在中国,糖尿病前期人群,预估有1.48亿人,也就是将近1.5亿[1] 。他们的血糖正在偷偷地升高,距离真正的糖尿病仅一步之遥 。
可能很多人和小章一样迷惑:血糖高到什么程度算糖尿病前期?怎么避免发展到糖尿病?要不要吃降糖药?有没有机会逆转?
今天,我们就帮大家认清糖尿病前期这个潜伏的“杀手” 。
科学家其实很早就关注到,某些人群中存在血糖轻微升高现象,最初用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受损(IGT)这两个名词,来定义这部分未来可能进展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
但这两个拗口的医学专业名词,很难让普通人和医生产生足够的重视 。
为此,200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用一个更加通俗易懂的名词——糖尿病前期来代替“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并通过ADA糖尿病指南迅速推广到全球[2] 。
那么,医生是怎么诊断糖尿病前期的呢?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6.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7.8mmol/L;
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糖尿病前期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空腹血糖在6.1~6.9mmol/L,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在7.8~11.0mmol/L之间[1] 。
如果有任何一个指标符合,就说明你已经加入糖尿病的“后备军” 。
2020年发布的《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1]显示,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预估有1.48亿人,这个数字比糖尿病患者数量更为庞大 。
当然,我们现实中不可能对所有人直接进行糖尿病筛查,医生一般是先通过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来评估糖尿病风险 。这个表格适合20~74岁的群体,评分值的范围为0~51分,总分≥25分者属于高风险人群,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 。
有兴趣可以给自己打个分,看看自己是不是高风险人群 。
空腹血糖|1.5亿中国人血糖正偷偷超标!1件事可逆转,别等糖尿病找上门
文章图片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建议[5]:
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
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
下面这些特征满足任意一个,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查1次血糖[4]:
(1)有糖尿病前期史;
(2)年龄≥40 岁;
(3)体重指数(BMI)≥24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5)缺乏体力活动者;
(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8)有黑棘皮病者;
(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
(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
(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14)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总分≥25 分 。
总的来说,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上,你的血糖、你的身体未来何去何从,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但请相信,只要通过适当及规律的生活干预,就可能逆转为血糖正常人群,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
审稿专家:
郭启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