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专家:坏胆固醇降到0.5以下,心血管风险更低?本文讲出实情

顶级专家:坏胆固醇降到0.5以下,心血管风险更低?本文讲出实情

文章图片

顶级专家:坏胆固醇降到0.5以下,心血管风险更低?本文讲出实情

文章图片


心脑血管疾病目前仍然是全球导致死亡最多的风险疾病 , 如何控制风险 ,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 , 不论是对于个人 , 还是对于公共卫生来说 , 都是非常重要 , 值得重视的健康干预重点 。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血管疾病来说 , 与其等到疾病发生再去急救或治疗 , 不如做好长期的预防 。 之前我们经常给大家谈到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人群的一级预防 , 以及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人群(极高危超高危风险)的二级预防 , 而对于中低风险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预防 , 却少有人提到 。

近日 , 被誉为心脏病学教父的世界级专家Eugene Braunwald在EHJ(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了综述文章 , 在文中提出了心血管疾病“零级预防”的概念 。
基于这样的理念 , Braunwald教授指出 , 心血管疾病预防启动的时间越早越好 , 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已有心血管疾病和高危风险的人群 。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零级预防 , 他提出了7条建议——

  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1.8mmol/L以下;
  2. 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
  3. 空腹血糖控制5.6mmol/L以下;
  4. 健康饮食 , 保持低盐饮食 , 遵循DASH饮食或地中海饮食等健康饮食方式;
  5. 从不吸烟或戒烟
  6.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7. 控制肥胖 , 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下 。
上述的7个方面 , 如果本身就属于中低风险的人群 , 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做到 , 对于减少终生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 都是切实有效的 , 也是应该重点注意的 。 但今天我们这篇科普文章的重点 , 不是介绍如何进行上述7个方面的调理改善 , 而是对Braunwald教授文中的另一个观点 , 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

除了提出零级预防概念以及措施以外 , 在综述中Braunwald教授还指出了高胆固醇问题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键作用 , 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直接致病作用 , 已及获得了足够充分的证据 。
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能够有效加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 同时教授还强调 , 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至0.5mmol/L以下的极低浓度 , 对于防止心血管疾病进展似乎是安全而且有效的 。
对于这个观点大家怎么看呢?是不是真的胆固醇水平越低 , 心血管风险就越低呢?极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会不会带来其他的疾病和健康风险呢?今天的这篇科普 , 就主要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下这个问题 。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多少才合适的问题 , 不同的研究给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
目前欧美主流的心血管专家及相关指南都认为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极低水平(如低于0.5) , 是安全的 , 而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 这样的结论也有大量的研究数据支持 。 近日 , 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声明 , 再次支持了这一观点 , 认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 , 与痴呆、脑出血风险的增加没有关联 。

但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表明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极低水平 , 虽然可能会进一步带来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预防作用 , 但也会造成脑出血、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多方面的其他健康风险的增加 , 因此 , 不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极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