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500万人正在失去记忆,药物可救吗?

全球5500万人正在失去记忆,药物可救吗?
文章图片

图文|未来编辑部·新潮学生
范宏瑞田佳宁陈文杰
编辑|柯昕煜
指导老师|白净
如果说 , 人的记忆是一杯水 , 阿尔茨海默病就像不断颤抖着摇晃这杯水的手 , 一开始倾洒的只是最上层的记忆 , 然后逐渐将杯内的水摇晃殆尽 。
如今 , 阿尔茨海默病是65岁以上人群中最常见的痴呆症 , 约占患病人数的60%-70% 。
越来越多的人在失去记忆
1910年 , 阿尔茨海默病被医学界正式肯定 , 并以发现它的医生爱罗斯·阿尔茨海默命名 。 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症的一种 , 后者又被称为“重大神经认知障碍” , 它并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 , 但能严重影响记忆、行为、思维和社会能力 , 足以干扰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自主权 。
自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后 , 越来越多的“不明痴呆症”患者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 他们会慢慢失去自己的记忆和能动性 , 与熟悉的生活渐行渐远 。
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DiseaseInternational , ADI)发布的《2021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 , 阿尔茨海默病是目前全球第七大死亡原因 。 2020年 , 全世界有5500多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 。 预计到2050年 , 全球痴呆症患者将突破1.5亿 , 其中大部分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
根据WHO的统计数据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数量与年龄正成比 , 年龄越大 , 患者越多 。
全球5500万人正在失去记忆,药物可救吗?
文章图片

由于医疗水平、疾病认知程度差异 , 实际上的患者数量会更多 。 据ADI首席执行官保罗·巴尔巴利诺(PaolaBarbarino)估计 , 全球实际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可能不到25% , 在低收入国家 , 这一比例可能低至10% 。 若按此比例估计 , 如今全球或有2亿以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 这意味着每35人中就有1人以上患病 。
全球5500万人正在失去记忆,药物可救吗?】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占全球确诊人数的五分之一 , 居世界之首 。 上海瑞金医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显示 , 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4亿人 , 其中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83万例 , 这说明每100名老年人就有3人以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 此外 , 《柳叶刀》2019年发布的论文显示 , 阿尔茨海默症及其他痴呆症已跃升成为中国人群的第五大死因 。 目前 , 国内的确诊率仍在上升 。 论文显示 , 预计到2050年 , 中国确诊患者人数将突破4000万 , 年治疗费用则会高达18871.8亿美元 。
药品研发:一场漫长的战役
为对抗阿尔茨海默病 , 药品研发成为了政府、科学家和医药企业的共同目标 。 实际上 , 这是一场漫长的战役 。
经过不断探索 , 医学界先后提出了多种假说 , 以不同的靶点为目标 , 力图开发出一款能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 靶点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结合位点 , 包括基因位点、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
据阿尔茨海默病成病原因的不同假说 , 药物开发所凭借的靶点也有所不同 。 多种根据不同靶点类型开发的药物正在同时进行临床试验 , 其中以神经递质受体、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等为主 。
所谓神经递质 , 就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类化学物质 , 当特定的神经递质产量降低时 , 就可能导致记忆障碍、认知衰退等情况 。
乙酰胆碱(ACh)就是一种神经递质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怀特豪斯在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尸检中发现 , 患者的大脑中丧失了大量生产乙酰胆碱的神经元 , 这就引出了“胆碱能假说”——用补充乙酰胆碱来尝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