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养生贵在饮食、睡眠、运动,但最重要的是心静

曾国藩:养生贵在饮食、睡眠、运动,但最重要的是心静
文章图片
曾国藩虽贵为晚清权臣 , 一生却体质羸弱 , 又“心血积亏太过” , 他能道德、军功、文章三不朽 , 主要得益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 。
曾国藩:养生贵在饮食、睡眠、运动,但最重要的是心静
文章图片
曾国藩:养生贵在饮食、睡眠、运动,但最重要的是心静】01养生八字
曾国藩讲究养生之道是在入京之后 。 那时他常常感到头晕、乏力、目蒙 , 便同翰林院中的一班人研讨起养生之法来 。
唐镜海是他最崇拜的一位前辈 , 曾口授养生处世之秘 , 曾国藩牢牢记在心里 。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 , 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唐先生言 , 最是‘静’字功夫要紧 。 若不静 , 省身也不密 , 见理也不明 , 都是浮的 。 总是要静 。 又曰:凡人皆有切身之病 , 刚恶柔恶 , 各有所偏 , 须自己体察所溺之病 , 终身在此处克治 。 ”
曾国藩是一个能举一反三的人 , 唐镜海这一番教诲 , 使他生出许多养生心得来 。
他在咸丰十一年的日记中写道:“忿、欲二字 , 圣贤亦有之 , 特能少忍须臾 , 便不伤生 , 可谓名言至论 。 ”他又记道:“养生家之法 , 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八字 。 ”
曾国藩解释说:“惩忿”就是所谓少忿怒也 , “窒欲”就是克制情欲 , “少食”就是不吃得太饱 , “多动”就是增强运动 。
这八字他始终坚持做到 , 也可以说是他养生的主要精华 。
曾国藩:养生贵在饮食、睡眠、运动,但最重要的是心静
文章图片
02养生五六事
在给弟弟的信中 , 曾国藩提到养生的方法 , 他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睡眠饮食有规律 , 二是制怒 , 三是节欲 , 四是临睡洗脚 , 五是两餐饭后各走三千步 。
制怒就是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 眠食有恒及洗脚二事 , 星冈公坚持了四十年 , 曾国藩也学了七年 , 饭后三千步最近开始试行 , 从此以后没有再间断 。
在给儿子的信中 , 曾国藩又以养生六事勉励儿辈们:“一、饭后千步;二、将睡洗脚;三、胸无恼怒;四、静坐有常时;五、习射有常时;六、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 。 ”
饭后千步就是我们常说的“饭后百步走 , 能活九十九” , 经常坚持可以促进胃部消化和血液循环 , 这应当说是养生的一条良方 , 据说许多伟人都曾将此引为自己的养生之方 。
睡前洗脚 , 中医认为全身的脉络和穴位都在脚上有相应的反射区 , 经常刺激不但可以达到养生的作用 , 还可以祛病健身 。 这从现在社会上风行的“足疗”便可见一斑 。 据说当年曾国藩即使在战鼓隆隆的战场上也是天天坚持的 。
对于饮食 , 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是“眠食有恒” , “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做有病养” 。 他从不贪求食物的甘美 , 从这点上可以看出 , 曾国藩的饮食观实际上也恰恰渗透出他的处世哲学思想 。
对于睡眠的理解 , 却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曾国藩的艺术观 。 他崇尚古人的师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的观点 。
在养生上 , 他认为睡眠不必非要“甘寝鼾睡为最佳 , 但能淡然无欲 , 旷然无累闭目存神” 。 就是不睡 , 躺在那里也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 他经常是“日入后在竹林之中小睡一会” , 然后再去工作 。
曾国藩:养生贵在饮食、睡眠、运动,但最重要的是心静
文章图片
03出汗真的有利于身体健康吗
有人说 , 出汗是给身体做“大扫除” , 体内和体表的一些污物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 , 身体和精神似乎都能清爽起来 。 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古代重要的养生著作《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 , 养生要按照生、长、化、收、藏的规律 , 与自然变化相协调 。 到了冬天 , 若还一味追求出汗“排毒” , 就可能对养生造成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