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中西医交叉创新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京召开

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采访人员姜秀平)9月25日 , 由中国科协主办 , 中华中医药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中西医交叉创新青年科学家沙龙”活动在京召开 。 本次沙龙以“发挥青年优势 , 促进交叉创新”为主题 , 邀请仝小林院士等特邀专家 , 以及临床、科研及人才培养领域的40多位青年专家 , 围绕中西医交叉创新在临床诊疗、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采用特邀报告、主旨报告、观点交流、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开展研讨 。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学术交流处处长万玉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十处处长毕明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中药处处长邱岳出席并致辞 。 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展研究办公室张霄潇主任主持 。
中国科协中西医交叉创新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京召开
文章图片
中国科协中西医交叉创新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京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供图 , 央广网发)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之一 , 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 。 孙永章表示青年人才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力量 , 是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 为了推动中西医交叉融合创新 , 在中国科协的主办下 , 中华中医药学会在经过多次调研座谈基础上 , 承办“中国科协中西医交叉创新青年科学家沙龙” , 希望参会学者能够有收获、有成果、有突破 , 切实取得成效 。
中国科协中西医交叉创新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京召开
文章图片
(孙永章致辞 , 中华中医药学会供图 , 央广网发)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 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 毕明刚表示增强对中医的文化自信 , 才能继承和弘扬中医 。 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水平越来越深入 , 所采用的方法技术越来越先进 , 原创性成果越来越多 , 青蒿素的发现就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的代表之一 。 近年来 , 基金委高度重视中医领域的发展 。 十八大以来 , 基金委对中医药项目支持力度逐渐增多 , 到2022年 , 医学十处资助项目为1699项 , 总经费7.08亿元 。 当前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 , 还存在很多卡脖子的问题 , 需要中医药人才奋发有为 , 中医药在解决新冠肺炎和很多疾病方面有很多优势 , 青年科学家一定要突出原创 ,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 踔厉奋发、大胆作为 。
中国科协中西医交叉创新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京召开
文章图片
(毕明刚致辞 , 中华中医药学会供图 , 央广网发)
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 , 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 邱岳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 , 立足中医药原创思维 , 聚焦重点病种 , 促进中医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 , 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 , 有助于实现中西医两种医学优势的叠加效应 。 国家始终鼓励并提倡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 中西医协作 , 研究制定实施“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 是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 , 促进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抓手 。
中国科协中西医交叉创新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京召开
文章图片
(邱岳致辞 , 中华中医药学会供图 , 央广网发)
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现代的疾病 , 是中医药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 。 仝小林院士在“态靶辨治——守中医之正 , 创医学之新”主题报告中表示 , 历代本草都不会用指标说话 , 导致中医在临床上非常大的“痛点” , 就是对现代医学的指标针对性不强 。 “态靶辨治”主要传承中医的“态” , 更要更新疾病的标靶 , 重新构建现代中医的诊疗体系 , 重新构建现代的本草学体系 。 经过几十年中西医的碰撞、中西医的结合 , 中医重新构建诊疗体系 , 重新构建新的本草时机已经到了 , 希望年轻科学家能够真正打开疆界 , 开放思想 , 很好汲取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成果 , 在这个基础上去发展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