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医圣张仲景经方药量究竟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三 )



第四、个数
在整本《伤寒杂病论》中 , 很多中药的用量 , 并没有按照常规的度量衡计算方式 , 其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便是个数(枚数) 。 但是有关枚数/个数的古今折算也一直是仁智互见 。 比如百合 , 有医者通过实测得知 , 百合七枚等于165.806克 , 百合一升等于64.867克[2
。 但也有医者通过实测发现 , 百合每枚直径约5cm , 鲜时称重约70g , 晒干后每枚约25g[3
。 由于各种中药的枚数/个数的现代剂量换算 , 也有医者做过相关测算 , 但结果却不完全一致 , 因此 , 各种中药里的剂量换算 , 依然可通过实际测算 , 也可通过诸多医者已经做过的测算进行综合统计 , 取平均值 。
对于经方的用药剂量问题 , 其实最大的困扰其实是汉代一两如何折算 , 因为从文献考证来讲 , 东汉的一两对应的现代剂量范围 , 几乎是从1克至18克这么大跨度的区间 , 即便按照最主流的3克或15.6克 , 这中间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 对于汉代一两如何折算 , 究竟是一两3克 , 还是一两15.625克 , 依然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 仝小林教授等认为 , 经方用量的问题 , 可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来决定用量 , 一般病势急、病情重 , 用量宜大 , 病势重、病情轻 , 用量宜小;在临床用药的时候 , 预防用药的时候 , 经方一两可折合现代的1~3克 , 治疗一般疾病、慢性病时 , 经方一两可折合现代的3~6克 , 治疗急危重症时 , 经方一两可折合现代的6~9克[15
, 临床可供参考 。 对于特殊情况 , 特殊经方 , 特殊人群 , 或可参考经方一两折合现代的15克 。 对于医圣张仲景的用药剂量问题 , 依然还是一个仁智互见的问题 , 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实测和研究 , 以期还原仲景经方原貌 。
参考文献
[1
姜波.秦汉度量衡制度的考古学研究[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 2012 , (4):27-32.
[2
郭明章.仲景方用药剂量古今折算及配伍比例的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 2009:1-130.
[3
陶汉华.经方药量换算与考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7 , 21(4):307-308.
[4
刘兴洲.古今处方用量浅析[J
.实用中医药杂志 , 1998 , 14(9):40-41.
[5
郝万山.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05 , 3(3):48-51.
[6
张同振.《伤寒论》《金匮要略》用药剂量续考[J
.吉林中医药 , 1987 , (6):42-43.
[7
赵有臣.方寸匕考[J
.江苏中医 , 1961 , (7):23-24.
[8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辞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3.
[9
王晓玲 , 唐勇 , 陈亮.汉代度量衡与经方剂量折算浅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19(1):81-82.
[10
陈志刚 , 王新佩 , 孟繁兴 , 等.张仲景经方计量古今研究探讨[J
.中医教育 , 2008 , 27(3):13-16+61.
[11
刘海涵.仲景《经方》汉制度量衡考[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 1986 , 9(3):19-21.
[12
朱文惠 , 沈兰心.张仲景古方称量考[J
.中医杂志 , 1996 , (12):756.
[13
王树伟.“黄金方寸而重一斤”解[J
.中国钱币 , 1983 , (2):56-60.
[14
柯雪帆 , 赵章忠 , 张玉萍 , 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剂量问题[J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983 , (12):36-38.

[15
李娜.仝小林:提高中医疗效 , 呼唤方药量效研究[N
.中国中医药报 , 2022-9-19(003).
【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医圣张仲景经方药量究竟是怎样的?你知道吗】【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 。 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 , 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 ,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