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子换肾,她跨越3000公里!2000多次感动的背后……

作者:河南省医
人到中年、一人身系全家
阿杜(化名)母子跨越3000公里 , 慕名求医 , 无条件捐肾救子……
为儿子换肾,她跨越3000公里!2000多次感动的背后……】质朴、伟大的爱 , 让这个家庭紧紧相依 。
01、跨越3000公里求医
阿杜是来自新疆喀什的卡车司机 , 2020年 , 他被确诊为尿毒症 , 突如其来的疾病 , 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 。
阿杜的家里有3个孩子 , 最大的10岁 , 一家人靠阿杜生活 。
但病发后 , 阿杜双腿水肿、呕吐、全身乏力 , 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 每周至少三次血液透析 。
咬牙坚持了2年后 , 今年上半年 , 阿杜的病情持续加重 , 虚弱到走路都吃力 , 脸色也黑得发青 。
专家表示换肾是救阿杜的唯一办法
换肾?
对任何一个家庭而言都是重大决定 , 正在拿不定主意之际 , 阿杜听当地病友说 ,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成功接受了肾移植手术 , 阿杜当即和妻子动身前往郑州 。
02、五旬母亲捐肾救子
跨越近3000公里 , 追寻一线生机
7月3日 , 阿杜找到省医肾移植病区主任闫天中 , 阿杜是维吾尔族人仅能听懂简单的汉语词汇 , 这该怎么沟通病情呢?
闫天中和团队成员一起 , 用了一上午时间 , 打比方、举例子、连写带画、甚至拿出了教学模具现场演示……
汉语相对较好的阿杜妻子 , 也辅助沟通 。
为儿子换肾,她跨越3000公里!2000多次感动的背后……
文章图片
一场沟通下来 , 医护人员的耐心、负责、坚韧 , 让阿杜很感动 。 后续的沟通仍然繁琐 , 但医患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在逐渐加深 。
闫天中说 , 阿杜急需换肾 , 亲属肾移植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
“由于肾源短缺 , 目前我国近300万尿毒症患者中只有极少数人能接受肾脏移植 。 患者一般要等待1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 肾移植是尿毒症患者最佳的治疗措施 , 直系亲属的供肾不仅创伤小、时间短、质量好、易存活 , 而且还可以解决等待肾源的问题 , 让亲人的情感得到慰藉 。 ”
阿杜的父母得知能进行亲属肾移植后 , 当天便从新疆赶至郑州 。
阿杜的母亲重复着这样一句话:“他太苦了 , 请用我的肾救他 。 ”
质朴的情感瞬间让专家团队感同身受“那会儿我难过极了 。 妈妈生养了我 , 如今该报答她的时候 , 却还要让她取肾救我 , 我连累了她……”
阿杜听完这个决定心情五味杂陈
03、母子齐竖拇指赞“亚克西”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医学评估 , 阿杜的母亲达到条件可以为儿子供肾 。
7月19日 , 闫天中主任团队先通过微创的腹腔镜技术将阿杜母亲的肾脏完整取下来 , 随后立即进行肾脏灌注、修整及保存 , 并将这颗珍贵的肾脏移植到了阿杜体内 。
当开放血流的那一刻 , 移植肾瞬间变得红润 , 30秒 , 输尿管连接通畅 , 38岁的阿杜 , 在依赖血液透析22个月后 , 终于可以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
为儿子换肾,她跨越3000公里!2000多次感动的背后……
文章图片
“是妈妈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母子俩出院时齐齐伸出拇指“省医 , 亚克西!”这就是医者仁心的力量!
一组数据 , 见证了省医肾移植团队
这样更多的感动:
2000余名尿毒症患者在这里成功进行了亲属肾移植手术 , 其中有12名少数民族患者 。 如今 , 他们已重获健康……
为儿子换肾,她跨越3000公里!2000多次感动的背后……
文章图片
闫天中
主任医师 , 河南省人民医院肾移植中心主任 , 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委员 , 中华泌尿外科学会肾移植学组委员 , 中国医促会肾移植分会委员 , 河南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委 。 累计完成肾脏移植手术2000余例 , 擅长腹腔镜活体取肾微创手术、肾移植手术及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