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外人”如何探寻“中医之道”

“圈外人”如何探寻“中医之道”

长篇报告文学《中医之道》书封 。 受访者供图
http://vod.cyol.com/vod/data/video/202309/19/1e9e7bb7-3dff-4abc-b899-44afd5afa532/transcode_d871fb4b-5178-f36c-481b-cfde7e90.mp4/av-g.m3u8
【“圈外人”如何探寻“中医之道”】“中医从何而来 , 中医在哪里 , 中医是什么 , 传承向何处?”
在长篇报告文学《中医之道》中 , 为了探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 作者康海燕开始了为期3年的采访与创作 , 跋涉千里寻访中医名家 , 形成了60余万字的初稿 。
康海燕从事教育工作和文学创作多年 , 著有《智慧面对青春期》和《小康之路》等作品 。 作为中医“圈外人” , 为什么会选择研究、书写中医?在中国青年报“温暖一平方”直播间 , 康海燕告诉记者 , 这一缘起要追溯到20多年前 。
1992年 , 康海燕的父亲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 病情十分凶险 。 住院8个月后 , 医院通知家属回家准备后事 。 母亲心有不甘 , 家里有5个孩子 , 如果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倒了 , 这个家可怎么办 。 多方打听后 , 她找到了一位自学中医的乡村教师 。 对方把了把脉后对母亲说:“还有希望活 , 但可能需要一两年才能恢复正常 。 ”半年后 , 父亲被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
从那时起 , 康海燕多了一个愿望 , “应该讲讲中医的故事” 。
新冠疫情期间 , 健康成为更多人关注的公共议题 。 探寻中医的计划在康海燕心中萌发 。 “我想了解中华民族一路走来是如何抗御风险的 。 我希望通过报告文学的形式 , 了解中医是什么 , 中医到底在哪里 , 了解中医的历史文化;也希望用通俗的语言讲好中医的故事 。 客观地讲中医故事 , 这是我的初心 。 ”
创作前 , 康海燕阅读了不少中医经典名著 。 “当时的我还是一个‘中医小白’ , 面对这么大一个选题 , 一度不知道从何下笔 。 ”在请教中医专业人士后 , 她逐渐对中医地域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河南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 , 也是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了现知我国最古老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广东佛山中医药源远流长 , 是岭南中成药的发源地;新安医学百花齐放……
从系统海量的阅读中 , 她对中医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 逐渐梳理出中医药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和空间流派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 祖先的经验依然宝贵 。 ”
读过“万卷书” , 下一步则是“行万里路” 。 2020年3月 , 康海燕开始了长达3年 , 横跨18个省(区、市)的实地采访 。 随着探访的深入 , 她发现 , 在高原雪山、西南边陲一些现代医学设备暂时受限的地方 , 中医依旧在坚定地守护着当地人的健康 。
寻访之路并不容易 。 但在康海燕看来 , 寻道中医的过程 , 实际上也是在寻找中国人的风骨和精神 。 在一些老中医身上 , 她找到了这种风骨 。
国医大师孙光荣 , 80岁高龄依然在各地奔波 , 培训中医药临床人才;中医大家蒲辅周的学术继承人 , 在工作中也始终践行着说真话、干实事、为病人的宗旨 。
曾获得“中国好人”称号的云南中医李伯藩令康海燕印象最深刻 。 2006年退休至今 , 李伯藩在简易诊室进行义诊 , 每天清晨6点 , 来自附近省市的患者便在门口排起了队 。 但李伯藩始终坚持不收费 , 只开方 , 不卖药 。
李伯藩拒绝了多家大医院的返聘和高薪机会 , 他说:“我的病人离不开我 , 我也离不开我的病人 , 我的病人知道我在宾川 , 除了宾川我哪儿也不去 。 ”如今80多岁的李伯藩 , 还是会看完诊室最后一个病号才去吃饭 。 白天义诊八九个小时 , 晚上还要抽出两个小时通过邮件和电话远程诊疗 , 他始终分文不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