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喝酒是“治病”,还是“要命”?柳叶刀权威研究告诉你答案!( 二 )


古人和中医对酒的看法确实比较积极 , 古代中医名著《本草纲目》就有文字描述 , 酒性温 , 味道辛辣 , 先苦后甘 , 加热饮用 , 可以行气活血、驱除寒气 。
另有《博物志》记载道:“一人饮酒 , 一人饱食 , 一人空腹 。 空腹者死 , 饱食者病 , 饮酒者健 。 ”

?但是古代中医用的酒和现代饮酒大有不同 。 首先 , 古人酿酒主要用粮食 , 既没有添加剂 , 也没有人工乙醇 , 因此认为酒为粮食精华 , 而当代西医主要抵制的就是人工勾兑的酒精 。
其次 , 古人用酒主要是药用 , 对酒的用量、时间有比较明确的条件 。 最后 , 古代粮食紧缺 , 用粮食酿造的酒精更是稀罕物 , 不是你想喝就能喝 , 经济条件和大环境就制约了饮酒量 。

?(柳叶刀研究、图片来源于Lancet)
医学界权威期刊《柳叶刀》就曾发表过一项多国学者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 , 该研究纳入了1990-2016年从195个国家和地区15-69年龄段的人群中 , 取得的694个饮酒调查数据源和592个酒精摄入风险研究数据 , 最终汇总、分析后发现:
酒精在15-49岁人群中致死风险男性12.2%、女性3.8% , 50岁以上 , 此风险在女性中高达27.1%、男性也达到18.9% 。

?(全球男性饮酒流行率分布图 , 图片来源于Lancet)
研究证实:酒精的安全量是0 。 其实此前《柳叶刀》刊登的另一项汇总了83项前瞻性研究数据的报告就指出:每周饮酒量超过100克的人群 , 中风、心衰、致命性动脉瘤和死亡风险将大幅度增加 。
因而 , 饮酒治病要不得 , 尤其是这3类患者 , 饮酒只会加重病情:
心脑血管疾病:酒精会对血管内壁产生刺激(乙醛扩张血管) , 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 , 血流量增加就会增加血管斑块的脱落速度 , 一旦出现血管堵塞后果严重 。
消化道疾病:酒精进入人体后 , 会在肠胃中稀释 , 本身会对肠胃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 , 如果本身患有消化道疾病 , 触及病灶 , 可能会引发或加重肠胃炎、肠胃溃疡等 。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饮酒后 , 血压可能出现短暂的下降 , 这是酒精扩张血管 , 导致的 , 但是随着血流量增加 , 后续也可能会出现血压反弹 , 异常升高 , 后果严重 。
如果大量饮酒 , 还会抑制肝药酶的活性 , 可能会加强胰岛素和降糖药作用 , 轻则导致患者低血糖 , 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
三、想要喝酒不伤身 , 3个妙招要收好
在中国 , 酒桌文化盛行 , 有时候喝酒在所难免 , 但是切勿盲目说喝就喝 , 喝酒也有技巧 , 这样做或可控制酒精损伤 , 保护自身健康 。
1、3种喝法要不得
兑酒:各种酒精、饮料兑在一起 , 会导致酒精的成分、度数、反应发生变化 , 有时度数升高 , 甚至可能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物质 , 后果严重 。
一口闷:短时间内大量饮酒会让肝脏、肠胃负担过重 , 同时吸收的酒精越多 , 越容易醉 , 出现各种反应 。

?
空腹喝:空腹时饮酒 , 肠胃没有保护 , 酒精会直接接触肠胃黏膜 , 损伤加倍 , 而且腹中没有物质稀释酒精 , 会加速吸收 , 更容易醉倒 。
服药后喝酒:药物和酒精都要靠肝脏解毒、代谢 , 先吃药后喝酒 , 不仅会加重肝脏负担 , 而且可能药物在酒精作用下失效或者产生负面反应 , 后果炎症 。 提醒:抗生素和酒精 , 千万不能同时服用!
2、选对“下酒菜”
牛奶:牛奶遇到酒精 , 会形成凝固蛋白 , 对肠胃起到一定的保护 , 同时降低酒精浓度 , 延缓酒精的吸收 。

青菜:绿色蔬菜含有维生素、抗氧化剂 , 能够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