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建议多了解下

导语: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 占急诊科住院手术病患的20% 。 该疾病对患者、医师和医疗保健系统等各方面构成了重大负担 。 据报道 , 先前的腹部手术引起的粘连和腹股沟疝是导致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 。 如不及早解除发病原因 , 肠壁出现血运障碍继而会引发绞窄性肠梗阻 。
肠梗阻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建议多了解下
文章图片
一、了解肠梗阻发生缺血绞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掌握疾病发生的危险信号
1、持续腹痛、腹膜炎和既往腹部手术史与绞窄性肠梗阻的关系
持续性腹痛和腹膜炎是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也就是说肠梗阻患者中有持续性腹痛和腹膜炎表现的人发生缺血绞窄的风险分别是无持续性腹痛和无腹膜炎患者的5.13、18.1倍 。
单纯性肠梗阻容易发生阵发性绞痛 , 随着病情进展肠道发生缺血绞窄时会导致较为严重的持续性腹痛;可如果肠道发生坏死时 , 疼痛程度反而会明显减轻 , 这样的损坏是不可逆的 。 由此可见腹痛的性质和强度能反映肠缺血坏死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 。
有研究进一步发现持续性腹痛和/或阵发性腹痛进行性加重是立即剖腹手术的危险信号 。 众所周知 , 肠梗阻持续发展常常导致肠内液体流失、电解质代谢紊乱和肠黏膜通透性增加 , 导致细菌繁殖、易位继而引起继发性腹膜炎 。
肠梗阻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建议多了解下
文章图片
临床医师在肠梗阻患者入院后有压痛、反跳痛伴或不伴肌紧张表现出现时便可以考虑手术以探查肠道血运情况 。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进一步证明腹膜炎是嵌顿疝手术的预测指标 。 另有资料显示 , 没有腹膜炎征象的肠梗阻患者大约有90%是可以成功保守治疗的 。
可见众多研究表明腹膜炎与肠梗阻的血运情况关系密切 , 仍有诸多报道证实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不呈比例是肠缺血的特征 。 比如老年和儿童病患很多时候都没有典型的腹膜炎表现 。 因此如遇到持续性腹痛的肠梗阻患者 , 即使没有腹膜炎的体征也应时刻警惕 ,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
2、CK、LDH、D-D、CRP和WBC与绞窄性肠梗阻的关系
CK和LDH与肠梗阻发生缺血绞窄密切相关 。 肠梗阻患者CK和LDH升高的机制可能是肠道蠕动减弱 , 肠内容物长期积累导致肠腔压力逐渐增大 , 进一步压迫肠壁血管 , 从而引起肠缺血(缺氧) , 最后引发大量的CK和LDH释放至血液 。
CK可用于评估肠梗阻患儿的病情程度并且可预测是否发生肠坏死 , 当CK为130IU/L时应即刻意识到肠梗阻的病情已逐渐恶化 , 如继续升高应考虑开腹手术 。 另有研究表明LDH不仅可以作为诊断肠梗阻的实验室指标 , 而且可以鉴别梗阻原因的良恶性来源 , 同时也是肠梗阻缺血绞窄的预测指标 。
肠梗阻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建议多了解下
文章图片
以往的研究发现结肠出现梗死时也可见CK和LDH的升高;且缺血经过12h后CK和LDH升高达最大值 , 且两个指标的联合会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3、CT征象:腹腔积液、肠壁密度减低与绞窄性肠梗阻的关系
肠壁增厚和腹腔积液是由肠梗阻导致肠腔扩张 , 当压力到达一定程度时会挤压肠壁静脉 , 从而引起充血 , 进一步引发肠壁通透性增加所致 。 上述表现在腹部CT上可显现为肠壁密度减低和腹腔积液 。 肠梗阻患者中CT显示腹腔积液和肠壁密度减低的人发生缺血绞窄的风险是无上述征象患者的3.76和8.35倍 。
提示腹腔积液和肠壁密度减低是肠梗阻发生绞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有心动过速、WBC增多、CT显示肠系膜肿胀和/或增厚以及腹腔积液等临床特征的肠梗阻患者发生绞窄的风险较高 。 另有一项研究表明CT显示腹腔积液的肠梗阻患者手术干预的可能性是无腹腔积液患者的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