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做近千台手术,却劝人别轻易开刀,医生给肺结节患者三个忠告

每年做近千台手术,却劝人别轻易开刀,医生给肺结节患者三个忠告

文章图片

每年做近千台手术,却劝人别轻易开刀,医生给肺结节患者三个忠告

文章图片

每年做近千台手术,却劝人别轻易开刀,医生给肺结节患者三个忠告

文章图片


李立(化名)今年36岁 , 在一家公司当中层管理 , 是家里的顶梁柱 。 去年年底的员工体检显示他的肺部存在多个结节 , 其中有一个最大的体积为5mm*6mm、其他结节里最大的体积为3mm*3mm , 报告最后显示不排除肺部非典型腺瘤性增生、肺部原位癌 。

【每年做近千台手术,却劝人别轻易开刀,医生给肺结节患者三个忠告】检查结果上的癌字令李立十分害怕 , 怀疑自己患上肺癌的他去了当地一家医院就诊 , 一位年轻的医生在看到他的报告后 , 直接告诉他要尽快切除 。 这让李立觉得十分诧异 , 当即提出了质疑 , 不是8mm以上的结节才考虑切除吗?医生直接无话了 , 李立感觉不对劲 , 赶紧换了一家医院 。
之后去的医院 , 医生建议他先定期随访个1~2年再看情况 , 不用着急手术 , 可能是良性的结节 。 但李立还是放心不下来 , 辗转找了多个朋友帮他引荐了一位肺部专家 , 专家看到他的情况后也建议先观察 , 口服消炎药看看情况 , 三个月后的复查结果显示为炎性结节 , 根本就不是肺癌 , 李立这才放下了心 。

不少人在查出肺结节后 , 第一反应就是自己要患癌了 , 其实二者完全不能画等号 , 90%以上的结节都是良性的 , 无需过多处理 。
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方文涛医生是胸外科的权威专家 , 每年可进行近千台的手术 。 他认为 , 第一次发现结节的人可以不用慌张 , 也不要着急手术 。 要在医生指导下 , 定期进行跟踪观察 。 在观察过程中出现异常变大、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增加等情况 , 才考虑进行手术 。

一、每年做近千台手术 , 给肺结节患者3个忠告
这位几乎每天都在做手术的医生说:外科医生最忌讳“沉浸”在手术里 , 手术本身并不是医生的目的 , 治病救人才是医生的使命 。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 , 方文涛医生给肺结节患者以下三个忠告 。
1、坚持定期随访 , 重要且必要
手术量不能作为医生追求的目标 , 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做出最合适的诊疗手段 。 对于第一次查出纯磨玻璃结节的患者 , 无需进行任何的治疗 , 只需要定期随访即可 。 一般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 , 没有变化的话则可以将复查区间延长至1~2年 。
2、避免过度治疗 , 别轻易开刀
随着诊疗手段的提升 , 临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肺结节患者 , 这些患者中很多都无需进行手术 。 医生需要准确对患者体内的早期病变进行区分 , 哪些需要进行手术、哪些不需要 , 而不是盲目过度治疗 。
3、开完刀 , 并不等于结束治疗
进行完肺部手术后 , 患者还需要经历漫长的恢复过程 , 术后的患者都需要学会深呼吸、爬楼梯 , 帮助恢复心肺储备功能 , 有助于康复 。

二、如何判断肺结节是不是肺癌?这两种要当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熊曾表示 , 肺结节并不是疾病的称呼 , 而是影像学的术语 , 是指肺组织上出现了较小、局限性、不规则的组织 。 想要判断肺结节是否为恶性 , 需要进一步进行病理学诊断 。
临床上确诊肺结节的患者中 , 仅有1~2%的患者病理学检验为恶性 , 90%以上的结节为良性的 , 无需特殊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