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坏习惯”会让今天的我们遭遇更多思维陷阱吗?( 二 )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 这种替换经常是不知不觉、下意识的 。 因此 , 在我们找到简单问题的答案后 , 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原来的问题已经解决 。 虽然化繁为简是我们认识复杂世界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 但这种简单的套用并不严谨 。
在行为科学中有一个专门术语叫WYSIATI(Whatyouseeisallthereis , 你看到的就是所有存在的) , 用来代表一种常见的思维习惯 。 其实 , 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形象的说法来描述它 , 那就是“井底之蛙” 。 现实中 , 这种现象随处可见 。
很多时候 , 我们对自己的局限性可以说是毫无防范之心 。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感慨“知道得越多 , 就会发现自己未知也越多” 。
大脑的惰性 , 也使我们很容易陷入先入为主的陷阱 。 因为只要处于清醒状态 , 大脑就在不断地接收、处理信息并做出反应 。 这些信息和反应生成的结果都被储存在大脑里 , 成为未来思维的基础 。 现在被储存在大脑中的印象、感觉、观念等 , 不断影响我们未来的思维 。 这是“先入为主”的第一层含义 。
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也是这个意思 , 因为每一次思考 , 都在大脑里留下了一个印记 。 这个印记就像一个路标 , 一直在影响着我们未来思维的方向 。
“先入为主”的第二层含义是 , 不管是什么 , 一旦被存入大脑 , 它就很难改变 。 这可能也是大脑惰性的一种表现 。 因为改变意味着推翻原来的成果 , 使得先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 大脑的这种思维惯性有时会使我们“固守成规” , 不愿意去接受新的信息、新的理念 。 当旧观念受到挑战时 , 人们经常会选择抵制或寻找各种理由来维护旧思想 , 从而失去了宝贵的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
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自己的知识储备 , 从而陷入“过度自信”的思维陷阱
自信是种优良品质 , 可以带来勇气 , 帮助我们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 但是“过度自信”却常常会带来判断与决策失误 。
人为什么会变得过度自信?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经常高估自己知识储备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
知识的来源很多 , 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对经验的思考与总结 。 回顾过往经历 , 人们会努力梳理事件的前因后果 , 找到一个自圆其说的逻辑图谱 , 并把这个结论储存在大脑中 , 以备后用 。 这些知识往往能增强自信 。
但是 , 没有一个未来和过往一模一样 , 如果依然照着和过去一样的逻辑图谱来推演未来 , 就会掉进“过度自信”的陷阱 。 比如 , 如果我们觉得已经搞懂一家企业成功的秘诀 , 自己就也能创办一家成功的企业 , 那就有点过度自信了 。
看透历史并不意味着能够预见未来 。 这也是为什么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 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 我们都要有一点敬畏之心 , 常常提醒自己 , 或许犯错的那个人就是自己 , 而不是别人 。
过度自信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是过度相信自己的直觉 。
直觉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感觉 。 这种感觉很奇妙 , 我们有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它 , 却无法说清这种感觉来自哪里 。 关于直觉 , 行为科学有许多研究 。
首先 , 直觉是大脑的一种图像或样式识别功能的产物(Patternrecognition) 。 在外部信号刺激下 , 储存在大脑里的大量信息可以迅速组合 , 进而形成某种感觉或判断 。 例如 , 当我们遇见一个陌生人 , 马上就会有一个判断“此人是否友善” 。 这是大脑快捷模式运行的结果 , 并不牵涉任何逻辑运算 。 当然 , 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越多 , 我们的直觉就越丰富 。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复杂问题研讨会上 , 我们经常能听到专家观点 , 这些观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直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