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矫正孩子的驼背现象?别指望“网红神奇”

【来源:健康报】
正常人的脊柱从侧面看呈S形 , 有4个生理弯曲 , 分别是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椎后凸 。 当各种原因造成胸椎生理后凸曲度变大时 , 就形成了驼背 。
想矫正孩子的驼背现象?别指望“网红神奇”
文章图片
成因:被动还是主动
造成驼背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被动型和主动型 。 什么叫被动型呢?简单来讲就是由疾病造成的胸椎后凸 , 个体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畸形 。 常见的病因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维生素D缺乏病(可造成小儿佝偻病和成人骨软化症)、舒尔曼病(少年驼背症)、黏多糖病、骨质疏松症等 。
另一种驼背叫主动型或者习惯型 , 是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 。 比如经常趴在桌子上写作业的学生、办公室里久坐不动的上班族、爱玩手机的低头族 , 平时姿势不良 , 坐久了就会下意识地将脖子往前伸 , 腰腹放松往后移 , 日积月累就会导致背越来越驼 。
矫正带治标不治本
现在的矫正带多种多样 , 但其原理都是通过外力矫正的方法改善姿势 。 商家称 , 矫正带可以调整脊柱两侧肌肉的力量平衡 , 维持脊柱的正常状态 , 从而达到矫正驼背的目的 。
从很多厂家提供的矫正带治疗前后对比照片来看 , 效果非常明显 , 尤其是对那些经常趴在桌子上写作业的学生 。 在家长眼中 , 矫正带简直就是治疗驼背的神器 。
想矫正孩子的驼背现象?别指望“网红神奇”
文章图片
矫正带真的有效吗?
被动型驼背 , 比如强直性脊柱炎之类的疾病所造成的驼背 , 脊柱的骨骼系统形成了僵硬的骨性畸形 , 即便使用矫正带 , 也难以将畸形纠正 , 所以起不到矫正的作用 。
主动型驼背 , 由于脊柱尚未形成骨骼畸形 , 主要问题是肌肉失衡 , 属于柔软性驼背 。 通过调整姿态可以恢复 , 此时使用矫正带有一定的效果 。
但是 , 戴矫正带也不是时间越长越好 。 脊柱的各个方向活动是由多组肌肉协调控制的 , 比如我们要做背伸的动作 , 背伸的肌肉会收缩 , 屈肌会放松 , 反之亦然 。 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体态的矫正需要对薄弱肌群进行主动锻炼加强 , 而对用力过猛的肌群进行被动拉伸和放松 。
如果长时间佩戴驼背矫正带 , 脊柱背伸主要靠矫正带来维持 , 背伸的肌群就会“出工不出力” , 久而久之可能发生肌肉萎缩 。 这样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孩子戴上矫正带 , 背部挺直了;把矫正带取下来 , 背又塌下去了 。 也就是说 , 身体被外力(矫正带)掰回正确位置 , 不等于肌群被锻炼 。 长期佩戴矫正带 , 肌肉得到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 , 反而不利于脊柱健康 。
所以 , 矫正带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 纠正不良姿态还是要靠加强锻炼 , 增强背部肌肉力量 。
想矫正孩子的驼背现象?别指望“网红神奇”
文章图片
科学锻炼也能矫正驼背
给大家介绍两个非常简单 , 且能有效矫正驼背的动作:
飞燕展翅:
双手相握 , 置于臀部 , 头颈部后仰 , 挺腰背伸 。 双手向远端滑移并尽量背伸 , 感受到双手与颈腰的后仰是对抗的 , 保持10~20秒 。
想矫正孩子的驼背现象?别指望“网红神奇”】抱椅背伸:
端坐于办公椅上 , 双脚放松分开 , 与肩同宽 , 双臂后伸环抱椅背 , 将臀部紧贴椅背 , 将胸部缓慢向前挺 , 感受胸前扩张和后背收缩的紧张感 , 维持10~20秒 。 缓慢回到初始位 , 稍停留后依次重复10~15次 。
来源:学生健康报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逢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