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乙肝2022年欧肝会后,Immunocore点评,IMC-I109V候选药物1期数据

乙肝|乙肝2022年欧肝会后,Immunocore点评,IMC-I109V候选药物1期数据

文章图片

乙肝|乙肝2022年欧肝会后,Immunocore点评,IMC-I109V候选药物1期数据

在2022年欧肝会后 , 英国生物技术公司(Immunocore)点评了管道内在研乙肝新药IMC-I109V最新公布的1期进展 。

乙肝2022年欧肝会后 , Immunocore点评 , IMC-I109V候选药物1期数据
来自Immunocore公司的研发部主管 David Berman点评:我们设计了基于T细胞受体的双特异性蛋白 , 以利用免疫系统潜在地实现功能性治愈HBV 。 在这项1期已完成部分 , 虽然只有少数受试者接受了单次、极低剂量的 IMC-I109V , 但我们观察到了乙肝表面抗原水平的短暂下降以及 ALT细胞因子的短暂升高 , 这与我们假设的基于 IMC-I109V 的作用机制相符 , 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鼓舞 。 我们期待在第1期临床试验中纳入更多受试者以开展更多更高剂量研究 。
该试验是一项开放标签研究 , 评估乙肝候选药物 IMC-I109V 在 HLA-A*02:01阳性的慢乙肝受试者中的安全性、抗病毒活性和药代动力学(PK)特征 , 这些受试者的入选标准为非肝硬化、乙肝e抗原阴性且经核苷类治疗病毒抑制者 。
第1期临床试验的第1部分 , 是确定安全和药理活性剂量的单次递增剂量研究 。 第2部分将是多次递增剂量研究 , 用于评估24周内重复剂量的安全性和抗HBV活性 。

在2022年欧肝会上(EASL2022)有关乙肝候选药物作用机制及已完成的1期部分研究核心数据和结论如下:
IMC-I109V是一种T细胞受体双特异性分子 , 可靶向病毒包膜抗原 。 1期研究的单次递增剂量部分 , 用于评估安全性、抗病毒活性和药代动力学 。 已完成部分为IMC-I109V首次人体临床试验中 , 前3名受试者使用IMC-I109V的初始数据 。
IMC-I109V是一种TCR双特异性抗体 , 旨在通过T细胞重定向特异性地消除表达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HBV感染肝细胞 。 IMC-I109V旨在通过募集(招募)没有耗尽的T细胞来消除含有共价闭合环状DNA或整合的HBVDNA的肝细胞 , 从而克服T细胞功能障碍 。
Immunocore公司介绍 , 清除上述这些细胞对于实现 “功能性治愈”状态是必要的 , 功能性治愈定义为治疗6个月后 , 持续的HBVDNA检测不到以及乙肝表面抗原消失 。 由于该机制会导致肝细胞溶解 , 预计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会出现短暂的肝酶升高 , 因此 , 在对IMC-I109V开展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中 , 需要采用保守的给药方案(从极低剂量开始) 。
在第一个队列中 , 根据最低预期生物效应水平 (MABEL) , 有3名受试者每人接受 0.8 mcg的单剂量治疗 。 结果表明 , 该初始队列中的剂量耐受性良好 , 并与任何受试者报告的不良事件无关 。 IMC-I109V的最大血药浓度与剂量水平一致 。 12小时时 , 血清浓度下降到定量下限之下 。
所有3名受试者的 IL-6细胞因子水平均在前24小时内升高 , 这与 IMC-I109V的作用机制一致 。 在给药后的最初几日 , 观察到丙氨酸转氨酶 (ALT) 有小幅和短暂升高 , 尽管这些变化在正常范围内 , 然后才恢复到正常水平 。
3名受试者中有2名 , 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在输注后的第 3-15天以ALT相同的动力学瞬时下降 11-15% , 然后在输注后3周内恢复到基线 。

【乙肝|乙肝2022年欧肝会后,Immunocore点评,IMC-I109V候选药物1期数据】小番健康结语:简单来讲 , 乙肝候选药物 IMC-I109V的作用机制是 , 让慢乙肝受试者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消除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 。 该候选药物制定的临床开发目标也是功能性治愈 , 即在慢乙肝停药后 , 实现循环中的病毒相关抗原水平和病毒复制标志物持续消失 。 目前 ,IMC-I109V正在1期递增剂量研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