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天涯区:“农业机械化”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本文转自: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9日消息(采访人员沙晓峰)7月9日 , 采访人员从三亚市天涯区获悉 , 为做好藏粮于地 , 藏粮于技 , 天涯区把备耕保障作为重中之重 , 积极在抱龙村引进和推广各类农耕机具和农业技术 , 发挥组织优势 , 动员各方力量 , 成立机耕队、统防统治服务队等 , 从耕地、技术等方面来保障粮食安全 , 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以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三亚天涯区:“农业机械化”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文章图片
三亚市天涯区抱龙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三亚市农机驾校开展了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班 。 采访人员沙晓峰摄
技术培训田间课堂收获多
为提升农户实用技术技能水平 , 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进一步促进抱龙农业机械化技术全面发展 , 三亚市天涯区抱龙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三亚市农机驾校开展了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班 。 培训包括理论知识与实操训练两部分 , 内容涵盖农业机械的原理与结构、日常维护保养、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标准和跨区机收等知识 。
同时 , 培训班还深入到抱龙村的田间地头 。 伴随着隆隆的机械声 , 农机教员为参训村民进行犁地、秸秆还田以及收割等各种农业机器全程机械化操作演示 , 还详细讲解了机械的结构性能、操作原理、使用技能以及保养常识 。 此次农机培训班 , 共有59名村民取得农机驾驶证 , 其中30人取得联合收割机驾驶证 , 29人取得拖拉机驾驶证 。
“村民通过系统的农机培训 , 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意识 , 同时把新思维、新技术应用到田间地头上去 , 力争做一个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 , 为抱龙村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 ”抱龙村驻村第一书记林浩说 。
三亚天涯区:“农业机械化”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文章图片
三亚市天涯区抱龙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三亚市农机驾校开展了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班 。 采访人员沙晓峰摄
机械助力农民转型一身轻
为更好地服务粮食生产 , 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提质作用 , 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 ,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在抱龙村推广千亩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示范项目 。
烈日下 , 一台台收割机在抱龙村田地间来回穿梭 , 农户们熟练地操作收割机 , 不一会儿 , 水稻被齐刷刷推平 , 转眼间稻田就收割完毕 。 “以前人工收割费时又费力 , 如今依靠机械收割 , 不仅提高工作效率 , 还降低了成本 。 ”三亚市天涯区抱龙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林吉龙表示 , 原本每户村民稻田收割要一家人耗费近一天的时间 , 现在不到半个小时便收割完毕 , 大大减轻了农户的劳作强度 , 提高了生产效率 。
秸秆还田让地更肥村更净
去年10月 , 三亚市天涯区抱龙村委会利用区扶贫项目收益分配资金67万元在抱龙村成立三亚抱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购买4台“东方红”904轮式拖拉机及配套秸秆粉碎机 。 今年3月 , 天涯区乡村振兴局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 在原来基础上再购置4台“东方红”904轮式拖拉机、2台“东方红”902农夫履带拖拉机以及配套秸秆粉碎机、9台久保田收割机 。 共有19台农机的抱龙农业服务车队在高峰片区开展秸秆粉碎还田、犁地及水稻收割服务 。
通过投入机械化服务 , 为当地农户的秸秆回收提供了便利 , 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秸秆露天焚烧现象 , 有效防止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 。 今年以来 , 抱龙村无一处火点发生 。 同时 , 抱龙村将破碎还田的秸秆作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 , 助力改良土壤结构 , 起到了保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