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自身抗体,这些你都知道么?

▼本文作者▼
有一部分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会有一个疑问 , 我的类风湿因子是正常的为啥说我是类风湿关节炎 , 也有人有疑问 , 我的类风湿因子高一点 , 为啥说我不是类风湿关节炎?那我们来谈一谈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抗体 。

类风湿因子是一个经典的自身抗体 ,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是抗人或动物IgGFc片段上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 可分为IgM、IgG、IgA等型 。
在常规临床工作中测得的为IgM型RF,它见于约70%的患者血清 。 通常 , RF阳性的病人病情较重 , 高滴度RF是预后不良指标之一 。 但RF也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肺结核、高球蛋白血症等其他疾病 , 甚至在5%的正常人也可以出现低滴度RF 。
因此 , RF阳性者必须结合临床表现 , 才能诊断本病 。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自身抗体,这些你都知道么?
文章图片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antibod-y):瓜氨酸是RA血清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相关抗体识别的主要组成型抗原决定簇成分 , 抗CCP抗体为人工合成抗体 。
最初研究显示 , RA中CCP抗体的特异性高达90%以上 , 至少60%70%的RA患者存在该抗体 。 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特异性 。 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放射学破坏的程度较抗体阴性者严重 , 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 其他ACPA抗体还包括: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 ,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 , 抗突变型瓜氨酸在波形蛋白、PAD4抗体等也与RA相关 。
抗瓜氨酸抗体似乎对于诊断更加特异和敏感 , 而且对于一些难于判断预后的特征如进展性关节破坏等更加有效 。
进一步研究发现 , 这些抗体与不同的病人亚群和疾病的不同阶段相关 。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自身抗体,这些你都知道么?
文章图片
从动物模型和体外研究的数据证明 , 抗瓜氨酸特异性抗体是导致动物模型关节炎的基础 。
临床研究也证明 , 类风湿因子和抗瓜氨酸抗体阳性的病人与所谓自身抗体阴性的病人有所不同 。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自身抗体,这些你都知道么?】例如 , 从组织学上看 , 抗瓜氨酸阳性的病患在滑膜组织的淋巴细胞数目更多 , 而抗瓜氨酸抗体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拥有更多的纤维化组织和更加增厚的关节内膜 。
抗瓜氨酸抗体阳性的患者相对来说关节损害更加严重 , 而且治疗的缓解率更低 。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自身抗体,这些你都知道么?
文章图片
很多时候患者会说 , 自己觉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不好 , 不愿意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
其实不然 , 随着医学的发展 , 越来越多优秀的药品可以用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比如生物制剂 , 种类有很多 , 现有的医保政策支持下费用也比较亲民 , 可以让绝大多数患者受益 , 病情达到缓解 。
作者介绍
马倩倩
徐州市中心医院
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
简介: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 ,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