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发病率高达50%,是真的吗?

糖尿病发病率高达50%,是真的吗?】咱们设想一下 , 如果挂个专家号 , 大夫看完检测报告后说 , 这情况 , 属于糖尿病前期 。 您会怎么想?遇到脾气不好的 , 可能会觉得 , 这不是废话吗?都吃五谷杂粮 , 谁能保证不生病?没病的时候 , 哪个人不是处在疾病的前期呢?花几百块钱 , 聊几分钟 , 难道就是要被告知 , 未来可能要生病?这不算杠精 , 其实 , 学术界 , 对糖尿病前期也充满争议 。 咱们现在就来看其中的缘由 。
糖尿病发病率高达50%,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咱们先看概念的由来 。 糖尿病前期 , 是指糖调节已经受损 , 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 , IGT则指空腹血糖正常 , 但餐后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代谢状态 。 糖尿病前期的概念 , 最早是在2001年时 , 由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提出的 , 将血糖轻度升高但又不足以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状况 , 称为糖尿病前期 。 这个定义的内涵 , 随后经历过7次调整 , 在最近的2019年 , ADA甚至提出 , 建议考虑使用控制体重的药物治疗糖尿病前期 。
糖尿病发病率高达50%,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糖尿病前期 , 在学术范围内 , 目前有2个针锋相对的观点 。 1种观点认为 , 糖尿病前期概念的提出 , 能够引起公众对糖尿病的关注 , 因为 , 这是重要的预防关口;另1种观点则认为 , 糖尿病前期夸大了患者人群 , 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 更像是概念炒作 。 双方在论战的时候 , 都会拿出相关的研究数据 , 场面往往会很热闹 。
糖尿病发病率高达50%,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提倡使用糖尿病前期概念的学者说 , 有研究发现 , IGT及高水平IFG人群 , 具有更高的糖尿病发生率及发病风险 , 此外 , 对IGT诊断的糖尿病前期人群 , 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 在3到6年内 , 可以将糖尿病发病率降低50% 。 其中的机理可能是 , 高胰岛素需要是糖尿病的病因 。
糖尿病发病率高达50%,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反对使用糖尿病前期概念的学者则认为 , 仅有IGT具有实际预测意义 , 恰恰说明 , 所谓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被夸大了 。 因为 , 无论是IGT , 还是IFG , 都是数字性概念 , 这类疾病的诊断切点 , 是患者是否出现糖尿病并发症 , 其中最主要的是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 。 当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7mmol/L时 , 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 因此 , 7mmol/L就是糖尿病的诊断切点 。 空腹和餐后血糖 , 都代表着糖代谢的状态 , 有正常、糖尿病、单纯空腹血糖异常、单纯糖耐量异常等几种状态 。 糖耐量异常 , 实际上 , 代表的是单纯的餐后血糖升高 , 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单纯空腹血糖异常 , 只代表空腹血糖超出正常范围 , 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
糖尿病发病率高达50%,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 , 2019年公布的ADA最新指南中 ,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范围再次扩大 , IFG空腹血糖在5.6至6.9mmol/L之间 , 或IGT中的餐后2小时血糖在7.8至11.1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5.7%到6.4%范围内 。 如果按这个标准来推算 , 咱们同胞中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就会高达50%以上 , 您说这算不算夸张呢?
糖尿病发病率高达50%,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
普通群众 , 无法分辨学术争论的背景 , 咱们只需要弄清楚1点 , 糖尿病前期是不是需要吃药?对这个问题 , 有研究结果显示 , 糖尿病前期人群在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础上 , 联合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干预 , 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 但是 , 单独使用药物 , 并不能达到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 , 而且 , 药物主要降低餐后血糖 , 对于空腹血糖影响不大 。 因此 , 如果被热情的大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 重点是改变生活方式 , 而不是急着四处找药吃 。 生活方式干预的要点是积极进行身体活动;饮食方面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 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保持愉快心情 , 减少心理压力;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 并注意监测血脂水平 。 简单总结就是 , 管住嘴 , 迈开腿 , 不要给自己增加额外的精神负担 。 糖尿病的确是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 , 但是 , 只要早期发现 , 并控制血糖水平和并发症 , 是可以淡定地面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