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疗剧看现实:用上“人工心脏”,全国已超百人

近期 , 医疗剧《关于唐医生的一切》正在热播中 。 剧集将视角关注到了心外科医生 , 一集一个重大病例 , 医疗知识点密集 , 让不少网友感慨 , 终于有一部不是借着职场来谈恋爱的医疗剧了 。 《关于唐医生的一切》 , 也是国内第一部关注到“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剧集 。 采访人员也了解到 , 人工心脏这样听起来科技感十足的医疗器械 , 其实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 全国用上“人工心脏”的已经超过了百人 。
看剧
在剧集《关于唐医生的一切》中 , 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研发 , 是主线之一 , 在剧中从第一次被提起就一直在强调它的重要性 。 唐医生的病人 , 因为心脏问题需要等待心脏移植才能正常的生活 , 好不容易等到一颗供体 , 又因为其他患者更紧迫等原因 , 导致供体被分给了别人 。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 , 原本觉得只要做好手术就行的唐医生开始有了转变 , 意识到了人工心脏的重要性 , 开始参与到人工心脏的研发中去 。
看现实
未来已来 , 用上人工心脏的他如今健步如飞
2021年7月1日 , 34岁的刘先生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江苏省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 同时 , 这也是首例国产“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 。
从医疗剧看现实:用上“人工心脏”,全国已超百人
文章图片
工作中的人工心脏控制器
在此之前 , 刘先生被心脏病严重影响生活已有五年时间 , 胸闷气喘、双腿浮肿 , 严重时甚至不能躺着睡觉 , 睡着后也有呼吸暂停的情况 , 住过很多次医院 , 缓解后出院 , 但病情总体还在恶化 。 去年几次发病 , 已经到生活无法自理的地步 。
接到心内科会诊通知 ,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丰教授见到了刘先生 。 刘先生属于终末期心力衰竭 , 但112公斤的体重 , 几乎不可能找到合适的供体 。 在多学科专家会诊、讨论后 , 医生团队最终慎重决定为刘先生植入心室辅助装置 , 也就是安装人工心脏 。
2021年7月1日心脏大血管外科邵永丰教授团队顺利为刘先生植入人工心脏 。 术后刘先生有了一个不能放下的“救命背包”——背包里的“小盒子” , 是他新心脏的控制器 , 通过一根电线管道连接至体内 , 两侧还有两块电池 。 每块电池可以使用6小时 , 刘先生要像大家为手机充电一样 , 每天给自己的新心脏充电 。
邵永丰告诉采访人员 , 植入刘先生体内的“人工心脏” , 是江苏省内第一例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 , 植入心脏的血液泵只有180克 。 体外控制器可防水 , 尽量降低对生活的影响 。
邵永丰主任还告诉采访人员 , 手术一年来 , 他们与刘先生也一直保持着联络 , 刘先生目前的身体状况很好 , 在小区里遛弯 , 几乎可以健步如飞 。
医生解读
人工心脏是给跳不动的心脏开“外挂”
目前 , 江苏已有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等多家医院完成了“人工心脏”的植入手术 , 植入的泵体最轻的只有90克 。
邵永丰教授介绍 , 人工心脏其实分为两种 , 一种是全人工心脏 , 可以代替左右心室的工作 , 另一种是半人工心脏 , 辅助的是单独的一个心室 。 使用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是左心室辅助装置 , 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 左心室植入心室辅助装置 , 相当于在心脏里装一个人工泵 。 它的核心结构是一个特别的离心式磁悬浮血泵系统 , 驱动电机产生稳定旋转的磁场 , 带动叶轮转子高速旋转 , 血液会从左心室流入辅助装置 , 通过人工泵提供动力 , 流出到主动脉 , 形成全身循环 。 人工心脏可以替代90%的心脏泵血功能 , 让心脏得到休息 , 同时也保证了脑、肾、肝脏等重要器官灌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