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男子健身时突发胸痛,5G+AR的院前急救为他赢得“黄金时间”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王家铃李文芳采访人员吴朝香
“33岁男子 , 健身时突发胸痛10分钟 , 持续性、压榨性疼痛 , 这是心电图……”
“目前未见ST段明天变化 , 但患者精神疲软 , 建议立即送院抢救……”
7月4日下午 , 一场特殊的、“黑科技”十足的院前急救紧张进行着 。
33岁男子健身时突发胸痛,5G+AR的院前急救为他赢得“黄金时间”
文章图片
在执行抢救任务救护车上 , 杭州120急救医师杨可佩戴5G+AR眼镜 , 将现场急救场景实时共享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主任洪玉才主任医师 , 洪玉才主任手持手机屏 , 犹如“身临其境”指导杨可医师实施各项急救操作 , 直到患者安全转运至浙大邵逸夫医院急诊抢救室 , 急诊医生进一步执行胸痛流程 , 完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以及心脏超声等检查 , 为患者及时抢救赢得“黄金时间” 。
这是国内首次通过5G+AR技术赋能院前急救的成功尝试 。 这场“科技加持”的院前急救任务 , 让120急救医师杨可从容自信 。 当天 , 他赶到事发现场后便第一时间连线急诊专家洪玉才主任 , 借助AR眼镜的第一视角 , 洪主任及时了解病患的各项生命体征及120医生院前急救的各项处置措施 , 直至安全抵达医院急诊室 。
33岁男子健身时突发胸痛,5G+AR的院前急救为他赢得“黄金时间”
文章图片
据介绍 , 这是浙大邵逸夫医院急诊科在蔡秀军院长的提议和部署下牵头自主研发的5G+AR远程急救系统 , 即借助5G网络技术 , 利用AR眼镜及配套系统帮助现场急救人员远程连线医疗专家 , 以便他们通过AR眼镜的第一视角做出判断 , 通过实时标注、屏幕共享等功能指导现场急救人员进行急救操作 。 现场急救人员按照专家“手把手”指导 , 对患者实施更加专业的抢救 , 让病人得以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更好的救助 。 信息的同步传递也为后续的进一步救治省去了繁杂的交接环节 , 显著提升医疗效率 。 此前 , 该系统已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山海提升”分院普陀、龙游 , 余姚等地进行过远程指导以及院内救治的多次尝试 。
33岁男子健身时突发胸痛,5G+AR的院前急救为他赢得“黄金时间”
文章图片
“在现实抢救中 , 由于信息传输的问题 , 造成院前医师不能同步将病人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等信息院内 , 院内医师也不能同步提前掌握患者基本信息及病情 , ‘上车即入院’仍未实现最大优化 。 ”洪玉才主任说 , 为解决这一顽疾 , 浙大邵逸夫医院急诊科、信息科团队与杭州市120中心深入开展院前+急诊“破冰会” , 聚焦如何借助“5G+AR院前急救平台”实现高水平联合急救 , 当天就是双方联合急救抢救的首位患者 。
33岁男子健身时突发胸痛,5G+AR的院前急救为他赢得“黄金时间”】“通过5G+AR远程急救系统 , 急救医生能‘解放双手’ , 通过语音和视频实现院前院内急救无缝对接 , 将大大提高救治效率和水平 。 ”杭州市120中心急救科唐春福科长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