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脾衰,全身衰!中医补脾益气的方子,治好舌头发凉,令人深思的医案

白术|脾衰,全身衰!中医补脾益气的方子,治好舌头发凉,令人深思的医案

文章图片

白术|脾衰,全身衰!中医补脾益气的方子,治好舌头发凉,令人深思的医案


【白术|脾衰,全身衰!中医补脾益气的方子,治好舌头发凉,令人深思的医案】(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中医诊断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今天这篇文字 , 我想和你聊聊 , 中医治疗舌冷的故事 。
这背后所蕴藏的道理 , 太深刻了 。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 , 当时36岁 , 是一个教师 。
大概从3年前开始 , 此人的舌头 , 就莫名发凉 , 感觉好像含着冰块一样 。
他曾经多次到当地大医院检查 , 都没有什么明确说法 。 有人认为 , 可能是肾阳不足所致 , 但是屡服补阳的中成药 , 不见效果 。
这可怎么办?如何才能让舌头“热乎”起来?
患者最后想 , 喝汤药试试 。

刻诊 , 见患者舌头胖大 , 颜色偏于淡紫 , 舌边有明显的齿痕 , 舌苔腻 , 水滑 , 而且偏淡黄 。 口唇部位显得有些青紫 。
另外 , 患者反应 , 自己平素总觉得胃胀胃凉 , 肚子冰冷 , 大便溏 , 怕冷 , 而且天一冷 , 大腿根部位就多汗 , 而且这汗水也是凉的 。 在平时 , 则时时觉得耳鸣 , 听力似乎不如从前 。 到了白天 , 神疲乏力 , 想睡觉 。 晚上 , 却睡不好 , 睡不踏实 。
看脉象 , 偏沉弱 。
了解到这些以后 , 医家也有些踌躇 。 思虑再三 , 他提笔书方一首 。 但见——
生黄芪30克 , 焦白术15克 , 苍术12克 , 陈皮6克 , 党参15克 , 升麻3克 , 柴胡3克 , 当归6克 , 茯苓30克 , 桂枝(后下)12克 , 丹参15克 。
所有这些 , 水煎服 。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8剂以后 , 有一个明显的感受 , 就是早晨起来的时候 , 舌头还是凉的 。 但是随着身体活动的增多 , 舌头就不凉了 。
这是一个好现象啊!于是 , 原方基本保持不变 , 稍作加减 , 继续投用20多剂 。 最终 , 患者诸证悉平 。
医家嘱咐 , 以补中益气丸和附子理中汤善后 。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 它最初刊载于1991年的《新疆中医药》上 。 迄今 , 已经30多年了 。
现在 , 我想和你仔细分辨其中的道理 。
首先 , 我们知道 , 这个患者的问题 , 在于舌头发凉 。
舌头 , 为啥发凉?
说来说去 , 无外乎两个原因 。 一个 , 是阳气少 , 发凉 。 再一个 , 就是有阳气 , 却上不去 , 无法滋养舌头 。
从前 , 患者反复用过温补肾阳的药物 , 效果不好 。 可见 , 他的问题 , 并非只是阳气亏少那么简单 。 也可能 , 有邪气阻滞 , 使得阳气无法濡养舌头 。
那好了 , 我们看看他的舌脉和主要全身特点 。 人家脉沉弱、舌胖大 , 舌边有齿痕 , 舌苔腻而水滑 , 平时则便溏 , 畏寒 。
除了舌头发凉 , 人家阴部出凉汗、胃脘也发凉 。
从这里 , 我们可以看到什么?这就是脾阳亏虚啊 , 对不对?

脾阳不足 , 身体不得温煦 , 所以平时畏寒、胃脘发凉 。 脾虚 , 湿邪内聚 , 所以便溏 , 舌胖大 , 有齿痕 , 苔腻水滑 。 水湿下注 , 所以阴部潮湿 。
总之 , 这个人的脾 , 太衰弱了 。 脾 , 是气血生化之源 , 是清阳之气的根 。 脾衰了 , 一方面阳气无法上升到头面 , 另一方面 , 即便你有阳气 , 也会因为水湿阻滞 , 而无法顺利来到头面 。 这样的结果 , 就是患者舌头失养 , 发凉 , 进而头晕、耳鸣、嗜睡、脖子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