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癌王”胰腺癌,容易误诊成胃病,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它的敲门声

胰腺癌|“癌王”胰腺癌,容易误诊成胃病,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它的敲门声

文章图片

胰腺癌|“癌王”胰腺癌,容易误诊成胃病,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它的敲门声

文章图片

胰腺癌|“癌王”胰腺癌,容易误诊成胃病,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它的敲门声

老杨今年47岁 , 有胃病史 , 上个月开始出现反复腹痛、食欲下降、脸色变黄、消瘦等异常情况 。 一开始他以为自己是胃病复发 , 到药店买了胃药治疗 , 然而一个多月过去 , 情况并没有好转 , 且越来越严重 , 在家人的陪同下 , 老杨去到医院检查 。
经过CT检查 , 发现老杨胰腺上有3厘米左右的占位 , 确诊为胰腺癌 , 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切除病灶 。
一、胰腺癌有“癌王”之称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17年肿瘤负担调查数据显示 , 国内男性所有癌种中胰腺癌病发率高居第七 , 女性恶性肿瘤中排位11 , 癌症死亡率高居第六 。 胰腺癌有“三高三低”之说:发病率逐年增高、术后复发率高、死亡率高;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药物有效率低 , 因此 , 胰腺癌也有“癌王”之称 。
而从数据上看 , 胰腺癌有“重男轻女”的特性 , 男女患病比例为6:4 , 且高发年龄为40-65岁人群 。

?二、胰腺癌擅长“伪装” , 预警信号别忽视

医学调查发现 , 胰腺癌患者中 , 少部分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 , 大部分患者会因肿瘤生长对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影响而逐步出现恶心、腹胀、上背部疼痛、体重减轻、黄疸、大便性状改变、新发糖尿病等等病征 , 极少数患者表现出急性胰腺炎 。 而除了无症状癌患 , 大部分症状也都不具备特异性 , 所以很容易和其它疾病混淆 。

1、易被误诊为胃病
肿瘤生长于胰腺 , 会压缩胰腺内部空间 , 对外部的包膜形成挤压 , 包膜的紧绷和扩张会刺激神经系统 , 造成和胃病引起的上腹部疼痛类似的疼痛症状 。 如果肿瘤持续生长过大对胃部远端形成压迫 , 就会堵塞胆管 , 就会出现进食障碍 , 引发恶心呕吐、饭后疼痛的症状 。
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也在研究中发现 , 胰腺癌会增加患者牙龈疾病风险 , 降低患者口腔卫生状况 , 同时口腔中和牙周炎有关的细菌也会增加59%的胰腺癌病发率 。 不管是口腔问题、饭后疼痛、上腹部疼痛、尿液黑色、恶心呕吐等等 , 都很容易被误认为胃病而忽视 。

?2、易被误诊为腰肌劳损
胰腺肿瘤的生长压迫到周围的神经组织时 , 就会造成双肩胛、背部、腰部的进行性加重疼痛症状 , 很容易被误认为腰肌劳损 。 要注意 , 如果腰背部出现持续加重的疼痛 , 普通药物无法缓解 , 休养后久治不愈 , 要高度警惕视肿瘤“搞鬼” 。
3、易被误诊为肝胆疾病
肿瘤压迫到胆管时 , 胆管被堵塞就会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肝脏分泌)浓度升高 , 从而增加黄疸风险 , 造成尿液变深 , 呈现棕色、酱油色或黑色 。 黄疸患者通常最先表现出白眼仁变黄的症状 , 一旦胆红素长期偏高 , 也会反向影响肝功能 。
4、易被误诊为糖尿病
肿瘤生长时会分泌一些特殊因子对胰岛素功能形成限制或阻碍 , 而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 , 血糖失去控制就容易发展成糖尿病 。 此时糖尿病可能只是肿瘤导致的一个表现 , 不能仅仅盯着糖尿病来治 , 需要深入检查 , 排查病因 。

?胰腺癌一旦发展的晚期 , 就会对患者的生存产生不可逆转的巨大压力 , 因此早筛是最好的对抗方法 。
对此 ,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如果有以下任何一种症状 , 就应视作高危人群 , 及时进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