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神药”进集采,或陷量价两难

自费“神药”进集采,或陷量价两难
文章图片
文|吴妮杨燕
编辑|杨中旭
制图|吴妮
集采这艘大船自开航以来 , 每次“招标”都会掀起一阵风浪 。
从化药到中成药 , 从心脏起搏器到冠状球囊 , 从种植牙到生长激素……范围越来越广 , 涉及品种越来越细分 , 凡集采所涉之地 , 对于原先的市场竞争格局和规则都是一次颠覆和挑战 。
这次 , 集采“抛锚”的区域来到了自费药 。
近日 , “八省二区”省际联盟即将开展的第四批药品集采名单引起了行业极大的关注 。
在其最终敲定的18款药品中 , 注射剂占了较大篇幅 , 更令业界关注的是 , 其中13款药品属于自费药 , 尚未进入医保目录名单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些自费药品中 , 不乏被称为“神药”的重点监控目录内药品 。
这并不是非医保品种身影第一次出现在集采当中 , 但规模较大 , 占比超60%的状况尚属首次 。
自费“神药”进集采,或陷量价两难】省际联盟的集采往往是为全国同品种集采积累经验 , 照此来看 ,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自费药登上集采这艘大船吗?
作为首批大规模纳入集采名单的自费药 , 这些品种又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降价 , 集采还会带来哪些影响?
01
自费药进集采背后
“神药”身影闪现
集采“风暴”蔓延至医保目录外 , 是否意味着更多自费药纳入集采成为大概率事件?
从并不在医保内的种植牙被集采开始 , “万物皆可集采”的思路就深入人心 , 此次自费药品进集采 , 可以说是延续了类似的思路 , 也引发了业界诸多猜测 。
集采的“小目标”之一 , 是国家和省级实施的集中带量采购药品总数在2022年累计达到350个以上 , 在2025年达到500个以上 。 照目前集采的进度来看 , 显然还有一段距离 。
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原副局长徐毓才表示 , 对于临床用量比较大的一些药品 , 例如罕见病用药 , 肿瘤用药等 , 如果能通过集采把价格降到合适的水平 , 未来逐步地被纳入医保目录 , 也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
此外 , 他解释称 , 2021年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 , 但其中大部分药品可能临床用量不大 , 价格也并不高 , 对这些医保内的药品进行集采的意义并不大 。
自费“神药”进集采,或陷量价两难
文章图片
与之相反 , 此次被纳入“八省二区”集采名单上的多款药此前都被曾进入过国家或地区重点药品监控名单 , 多数属于临床用量较大的药品 , 价格也有下降的空间 。 要知道 , 集采并非简单的“压价” , 而是为了挤出药品“带金销售”的水分 , 更多的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
这种情况下 , 集采名单向非医保目录延伸 , 也就可以理解了 。
2020年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名单公布时 , 他达拉非片、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安立生坦等几个品种同样未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内(2017版、2019版医保目录) , 业内在感到降价“压力”的同时 , 也同样意识到 , 制药生产厂家足够多 , 品种销售规模大 , 集采“百无禁忌” 。
但从此次“八省二区”公布的名单分类来看 , 中选药品最突出的标签可能是同为“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成员(或历史成员) 。
自费“神药”进集采,或陷量价两难
文章图片
从上图可以看出 , 13款非医保目录用药均为注射剂 , 且其中8款药品进入过国家/地区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 。
关于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 , 徐毓才表示 , 行业里有一类药品被称为“神药” , 往往是指临床使用广泛 , 但适应症较多 , 针对性不强的一类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