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降糖药的分类1:临床使用最多的降糖药——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临床上|降糖药的分类1:临床使用最多的降糖药——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文章图片
临床上 , 降糖药种类众多 , 新型降糖药也层出不穷 , 但是磺脲类降糖药因为降糖快速而强效 , 副作用也在预期范围之内并且可控 , 价格又便宜 , 很方便就能买得到 , 因此仍受各国糖尿病指南的推荐和糖尿病患者的喜爱 , 到目前为止仍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一大类降糖药 ,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仍占据重要的治疗地位 。
磺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和释放更多的胰岛素而产生降血糖作用;适用人群:必须是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 , 比如经过严格控制饮食或在使用二甲双胍之后血糖仍然无法达标的轻、中度糖尿病患者;应于餐前20~30分钟服药 。 “餐前服”的目的 , 是使降糖药的最大血药浓度与餐后血糖高峰“同步” , 使餐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及分泌高峰接近正常生理状态 , 以发挥最大降糖效果 。
目前临床常用的磺脲类降糖药主要有:
1、格列本脲(优降糖):降糖效果强烈、持久 , 但因为低血糖的发生率太高 , 临床上虽然仍有使用 , 但用得都比较少 , 多见于反复制剂中 , 如消渴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等;
2、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喹酮的降糖作用不是很强烈 , 经肝脏代谢后 , 其95%的代谢产物经胆道从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只有5%经肾脏排出 , 是磺脲类降糖药中唯一不以肾脏为主要排泄途径的药物 , 即便是糖尿病合并有轻、中度肾脏损伤的患者也不会因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而产生危害 , 比较适合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用 。 而其他磺脲类降糖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下 , 药物自身及其代谢产物的代谢速度变缓 , 容易引起低血糖和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 因此必须避免使用或减量使用 , 并密切监测血糖和肾功能 。 属于短效药物 , 不容易对患者造成低血糖 。
3、格列吡嗪:也是短效药物 , 适合餐后血糖较高的患者;格列吡嗪缓释片属于中效制剂
临床上|降糖药的分类1:临床使用最多的降糖药——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4、格列齐特:属于中、短效制剂 , 格列齐特缓释片属于中长效制剂;
5、格列美脲:长效降糖药 , 每天一次 。
临床上|降糖药的分类1:临床使用最多的降糖药——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文章图片
磺脲类降糖药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如皮疹等) , 可使体重增加 。
应用磺脲类降糖药时 , 部分患者出现降糖效果不佳 , 称为磺脲类药物使用失效 , 根据失效发生的时间 , 可分为原发性失效和继发性失效两类 。
原发性失效:
指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的基础上 , 首次应用足量磺脲类降糖药物1个月~3个月以上 , 空腹血糖仍>11.1mmol/L , 这种情况占新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5%~20% 。 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是磺脲类降糖药快速、强效降糖的主要机制 , 但前提是胰腺的胰岛功能还没有完全丧失;
磺脲类降糖药原发性失效的原因可能是:
1、确诊时病情已处于晚期、胰岛功能严重衰竭;
2、错将1型糖尿病误诊为2型糖尿病;
3、胰源性糖尿病患者:比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继发的糖尿病;
4、胰腺切除的糖尿病;
其实也就是适应症选择不当 , 磺脲类降糖药只能用于尚存有胰岛功能的糖尿病患者 , 上述四种情况下 , 磺脲类降糖药均不能起效 , 应改用其它药物 。
继发性失效
临床上|降糖药的分类1:临床使用最多的降糖药——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