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降糖药的分类1:临床使用最多的降糖药——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二 )


是指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前提下 , 服用磺脲类降糖药 , 开始有明显效果 ,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也许是几个月 , 也许是几年或十几年)效果逐渐减弱 , 虽已用至最大剂量(格列本脲20mg/日 , 格列吡嗪40mg/日 , 格列齐特320mg/日)并维持3个月以上的治疗 , 但血糖仍控制不佳 , 空腹血糖>10.0mmol/L , HbA1c>8.0% 。 继发性失效的发生率每年为5~10%左右 。
首选要排除“假”性继发性失效:发现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后还应排除以下因素:
(1)有些患者虽然不断增加磺脲类降糖药剂量 , 但是没能很好地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 , 从而导致血糖仍然控制不佳 , 这时需要严格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 , 并于二甲双胍等其他类的降糖药联合使用;
(2)有些患者正处在感冒、发热、感染、应激、妊娠、哺乳、手术等特殊时期 , 而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 当上述诱因消除后 , 血糖就能得到很好控制;
临床上|降糖药的分类1:临床使用最多的降糖药——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文章图片
(3)有些患者因为使用了升高血糖的药物 , 引起血糖升高:比如服用了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升高血糖药物;当停用之后血糖就能够改善 , 如果必须要使用这类药物 , 那么则加用其他类型的降糖药或联合使用胰岛素 。
(4)有些患者的空腹血糖升高 , 并不是真正的高血糖 , 而是“苏木杰现象”:即头天晚上降糖药使用过量 , 或晚餐进食量过少 , 导致夜间发生低血糖 , 而第二天早上空腹血糖升高的现象 。 减少头天晚上的降糖药 , 或睡前适当增加主食量 , 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 就可以纠正第二天早上的高血糖 。
继发性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随着2型糖尿病病情的进展 , 患者出现进行性β细胞功能衰退 , 直至完全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但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磺脲类药物治疗会加速β细胞功能衰竭 。 另外 , 1/4继发性失效的患者能检出胰岛β细胞抗体 , 因此可能一部分实属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 。
继发性失效 , 不是磺脲类降糖药所独有的 , 随着糖尿病自然病程的进展 , 任何一种降糖药的降糖效果都会逐渐减退 , 因此需要进行降糖药物的调整:
临床上|降糖药的分类1:临床使用最多的降糖药——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文章图片
可考虑改用其它类型降糖药 , 或在磺脲类降糖药基础上与其它降糖药联合使用 , 比如联用二甲双胍 , α糖苷酶抑制剂 , 噻唑烷二酮类药、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或GLT1受体激动剂等等 , 也可以考虑加用胰岛素治疗 , 如加用鱼精蛋白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基础胰岛素 。 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失效后 , 国内外专家多主张及早加用胰岛素联合治疗 , 因为长期高血糖状态对胰岛β细胞有“毒性”作用 , 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可以迅速控制高血糖 , 对于保护残留β细胞功能有积极作用 。
来源:汪宗军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