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早筛之“初心”:更早发现癌前病变的患者

癌症早筛之“初心”:更早发现癌前病变的患者】本文转自:新民网
癌症早筛之“初心”:更早发现癌前病变的患者
文章图片
近日 , ZAODX世界肿瘤早筛大会在广州举行 , 早筛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行业从业者等各界人士共同参会 。 大会聚焦全球早筛前沿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 , 线上+线下结合共商肿瘤早筛行业发展前景 , 并携手助力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目标的实现 。
国内体外诊断行业正驶入快车道 。 体外诊断 , 英文简称IVD , 是指在人体之外 , 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 , 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 体外诊断产品主要由诊断设备(仪器)和诊断试剂构成 。 临床诊断信息的80%左右来自体外诊断 , 而其费用占医疗费用不到20% 。 体外诊断已经成为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 也是保障人类健康与构建和谐社会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
随着核酸检测的普及 , 人们对于检测行业由原来必须依附于医院临床逐渐接受了居家或者就近检测 。 其实 , 癌症早筛某种程度上和新冠病毒检测很相像 , 癌症早期筛查的根本目的是能发现癌前病变 , 做好无症状高风险健康人群的筛查 , 其重要性可能远胜于患者的检测 。
诺辉健康创办人朱叶青认为 , 癌症早筛的壁垒是科学有依据 , 临床能验证 。 临床数据是检验一切产品的最终标准 。 他明确表示 , 癌症早筛的实现要用多组学平台 , 简单的一项技术一个靶点很难实现癌症筛查 , 尤其是相关癌前病变 , 阴性预测值(防漏检能力)是评价癌症早筛产品的核心指标 。
癌症筛查产品必须严守合规 , 和药品审批一样 , 明确区别适用人群 , 如同处方药品的管理 , 院内临床产品不能在没有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任意扩大到院外消费者 , 辅助诊断产品不能违规扩大至筛查用途 。 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公开信息 , 目前国内仅有常卫清一张IVD三类医疗器械癌症早筛许可证获批 , 在预期用途中明确”适用于40-74岁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 。
癌症早筛的临床价值重点不是发现更多癌症患者 , 而是更早发现癌前病变的患者 。 癌症早筛必须具备:明确的临床指导意义 , 简便的确诊办法和可行的临床干预手段 。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得不到干预或者终止 , 筛查方法往往给病人带来的是更多的焦虑和痛苦 , 而失去筛查应有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