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秋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本文转自:襄阳广播电视台
综合分析本地虫源基数、外地虫源情况及作物品种布局、气候条件和历史资料 , 预计全市今年大秋作物病虫总体发生趋势:虫害重于病害;迁飞性害虫重于本地虫源害虫 。
2022年大秋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文章图片
01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一)稻飞虱:预计三代2级中等偏轻发生 , 局部4级中等偏重发生;四代3级中等程度发生 , 局部迟熟稻田5级大发生 。 主要依据:
1、外地虫源: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 , 自4月下旬以来西南和华南稻区迁入量逐渐增多 , 特别是5月上旬以来桂东北、桂南、滇南、滇西均出现单灯单日千头以上迁入峰 , 广西浦北最高超过4000头 。
2、本地灯下虫量:宜城市今年5月28日最早诱到白背飞虱1头 , 比去年晚2天 , 比大发生的2006年晚5天 , 比历年灯下始见虫时间晚2天 。 截至6月20日 , 共诱到飞虱184头 , 其中白背飞虱114头 , 褐飞虱70头 。 灯诱飞虱虫量比去年同期高4头 。
3、田间虫量:宜城市6月20日系统调查 , 平均百丛虫量55.7头 , 比去年同期高2.4头;大田普查 , 平均百丛虫量46.2头 , 比去年同期高1.6头 。 南漳县6月中旬调查 , 稻飞虱百丛虫量0-140头 , 平均28.6头 , 襄州区六月下旬大田普查 , 平均百丛虫量22头 , 比去年略低 。
4、气象及种植因素:气象预报7月降水量偏少1-2成 , 月平均气温偏高1-1.5℃ , 对三代迁入无明显不利影响;盛夏降雨接近常年、局部略偏少 , 对四代稻飞虱迁入发生有利 。 同时今年前期水源充足 , 大面积水稻插秧早于往年 , 长势较好 , 有利于后期稻飞虱的发生危害 。
(二)稻纵卷叶螟:预计三代2级;四代3级 , 粳稻、直播稻等迟熟稻田局部4级中等偏重发生 。 主要依据:
1、外地虫源:从3月上旬开始陆续迁入我国华南和江南稻区 , 目前未监测到明显迁入峰 。
2、本地虫源:田间未见虫 , 测报灯下未见迁入 。 田间调查 , 大田未见虫和卷苞 。 至6月23日枣阳高空灯和黑光灯下均未见虫 。
3、气象因素:气象预报7月降水量偏少1-2成 , 月平均气温偏高1-1.5℃ , 对三代迁入无明显不利影响;盛夏降雨接近常年、局部略偏少 , 对四代迁入和发生有利 。
(三)二化螟:预计二代二化螟3级中等程度发生 , 局部5级大发生 。 主要依据:
1、田间卵量 。 宜城调查 , 今年秧田一代二化螟亩卵量累计最高1266.7块/亩、平均亩累计卵块量866.7块/亩 , 比去年同期低147.6块/亩 , 比历年同期平均低134.1块/亩 。
2、田间枯鞘率:宜城秧田最高枯鞘率13.0% , 平均枯鞘率1.8% , 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 。 枣阳6月20日大田调查 , 枯鞘率0-2.4% , 平均枯鞘率0.8% , 比去年高100% , 比近六年平均高3.33% 。 南漳6月底调查 , 田间危害株率0-3.2% , 平均0.8% 。
3、田间残虫量:枣阳6月20日调查 , 亩残虫量0-650头 , 平均128.5头 , 比去年高3.02% , 比近六年平均低18.22% 。 宜城6月21日调查 , 秧苗移栽到大田返青后田间残虫量最高1334.0头/亩 , 平均733.7头/亩 。
(四)稻瘟病:预计2级中等程度发生 , 山区和感病品种5级大发生 。 主要依据:
1、品种种植情况 。 优质稻种植面积大 , 优质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差 , 一旦气候条件适宜 , 极易造成局部流行 。
2、气象因素 。 气象预报盛夏降雨接近常年、局部略偏少 , 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 。
(五)稻纹枯病:预计4级中等偏重发生 , 局部5级大发生 。
主要依据:1、菌源广泛 。 水稻纹枯病为我市水稻常发性病害 , 菌源广泛 , 秸秆还田有利于病菌的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