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六名医生帮扶五华“满月记”( 三 )


采访人员在门诊室的走廊看到 , 6名医生的办公室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门 , 那些满脸忧愁的患者进去后再出来 , 脸上的忧愁不见了 , 多了几分踏实 。
但这些画面 , 用陈纤纤的话来说 , “让我既开心又不开心 。 ”她解释道 , 开心的是病人可以在“家门口”看病 , 不开心的是目前来的病人都是冲着“省里专家”而来 。
实际上 , 从技术到人才 , 帮扶医疗队希望尽可能留下更多 , 做到“人走技术留” 。
陈纤纤进驻内分泌科后 , 便发现医院“学科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 原先五华县人民医院的内分泌科划分为内一科、内二科 , 没有专科方向 。
了解到五华本地有较多的糖尿病患者和甲状腺疾病患者 , 陈纤纤结合医院实际 , 将门诊科室的内一科直接改为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科 , 更具针对性 , 让病患更快找到门诊 。
“过去一天只有五六个人看门诊 , 现在一天看15个病人 , 都还看不完 。 ”陈纤纤说 , 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 白天看门诊 , 晚上备课 , 她每天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来进行培训和完善科室建设 , 扩大科室力量 。
与陈纤纤一样 , 其余5名医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医术、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生 。 一个月来 , 他们除了看门诊、做手术之外 , 还给各自科室的其他医生做示范、讲解、指导、培训 , 他们将每一分钟都用得淋漓尽致 。
“为什么来五华、来了干什么、离开能留什么?”黄志宏说 , 这是他们6名医生内心深处时时的叩问 。
帮扶的目的 , 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 为五华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六名医生帮扶五华“满月记”
文章图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让当地医生成长起来是帮扶的核心 。 ”黄志宏强调“传帮带” , 院内科内、线上线下教学培训相结合 , 留下带不走的知识和技术 。
让医疗团感动的是 , 五华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都很团结努力 , 肯下功夫认真学 , 每次开展培训都是用心听讲、认真做笔记 , 大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团队氛围很好 , 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孤勇者’ 。 ”叶禄伟说 , 在工作上 , 本院的医护人员积极配合 , 有时还充当了客家话的翻译者 , 在生活中 , 他们总是给予他们很多帮助和关心 , 常常询问“吃得惯不惯”“住得惯不惯” , 还给他们带五华的土特产 。
山海“医”线牵 , 通过一个月的帮扶 , 五华县人民医院的业务量有了明显的增长 。
外科微创技术、卒中中心、ICU从弱到强 , 急诊科绿色通道、儿童保健发育门诊从无到有 , 内科发展了糖尿病、甲亢专业组 , 外科开展了大量首例新手术……可以看到 , 五华县人民医院留不住患者、发展不起来的窘境正在逐步改善 。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采访人员】汪思婷
【作者】汪思婷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六名医生帮扶五华“满月记”】【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