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六名医生帮扶五华“满月记”

7月 , 天又热了几摄氏度 , 黄志宏和往常一样 , 提早到了诊室 , 他的额头布满了细细的汗珠 。
“早一点上班 , 晚一点下班 , 就能多看几个病人 。 ”黄志宏是暨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挂职五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 今年6月10日起进驻五华县人民医院帮扶 。
从珠江之滨 , 到山区大县 , 相距300多公里 , 与黄志宏一样 , 还有李震东、郭丽、叶禄伟、陈纤纤、赵颖5名专科医生长期驻扎 , 为整个五华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
作为暨大附一院首批奔赴五华的医疗专家团 , 6名医生在五华帮扶已“满月” 。 一个月来 , 他们积极开展诊疗指导及学科建设 , 过去只有在上级医院或省城专家才能完成的手术 , 也开始在五华县人民医院完成 , 许多患者慕名前来检查及治疗 。
如何实现“大病不出县” , 打造高水平县级医院?一次跨越广州、五华两地 , 300多公里的帮扶行动 , 给五华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六名医生帮扶五华“满月记”
文章图片
暨大附一院首批帮扶五华医疗团 。 左起:李震东、叶禄伟、黄志宏、郭丽、赵颖、陈纤纤 。 受访者供图
病患之幸
创下当地医疗卫生多项“首例”
“快 , 中风患者 , 启动绿色通道 。 ”当日17时11分 , 一辆120急救车到达急诊 , 在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赵颖带领下 , 五华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团队立即启动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 , 急诊头颅CT排除出血后 , 马上在CT室门口给予静脉溶栓治疗 。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六名医生帮扶五华“满月记”
文章图片
“患者从到达急诊至开始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为35分钟 , 这是医院首例CT室门口溶栓 。 ”赵颖说 , 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和减少了卒中后遗症 。
赵颖称 , 急性脑卒中俗称“中风” ,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 过去两年 , 五华县人民医院完成静脉溶栓治疗20余例 。 如今一个多月时间 , 在赵颖的带领下 , 该医院已经完成了18例 , 目前最快完成时间是30分钟 。
多个学科联动合作、把静脉溶栓场所推前到CT室门口完成、患者从入院到溶栓的时间由之前的60分钟以上提速到现在的30分钟……这是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以来的又一大进步 。
改变得益于暨大附一院第一批医疗团的帮扶 。
据介绍 , 首批帮扶的6名医生分别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肝胆外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内分泌与代谢科和神经内科 ,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 , 为五华县人民医院带来新技术、新理念的同时 , 也激发了当地医生的内生动力 。
医疗帮扶 , 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当地的患者 。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 帮扶医疗团在五华县人民医院开创了数次“首例” 。
除了每周二上午的门诊 , 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李震东几乎每天都在手术室 , 遇到连轴转的手术时 , 就在手术室里吃个快餐 。
“手术室里吃快餐这个不值一提 , 都是常态 , 最重要的是 , 我们的到来 , 医院的外科业务量同比增长了30% , 患者流失率也大大减少 。 ”李震东总是把患者挂在嘴边 , 记在心里 。
一个月以来 , 李震东组织团队先后为患者施行腔镜下经乳晕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 颈部不留手术疤痕;为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 , 避免了开刀;带领医院微创团队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左肝巨大血管瘤左半肝切除术……这些都是当地医院的首例 , 开创了微创手术新领地 。
此外 ,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叶禄伟在工作第一周 , 就带领团队开展了俯卧位通气技术、重症超声技术用于ARDS等患者的治疗和监测评估 , 近日还为一名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 “避免了转运的风险 , 相较于传统的外科切开方式更快捷、并发症更少 。 ”叶禄伟说 , 这些都是五华县人民医院ICU未开展过的 。